文|东方不败
老了却想“无痛当爷”,喜提俩大孙子。
这“白日做梦”之事,自然是异想天开!
英达自从三婚娶了梁欢后,就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尤其是儿子和女儿出生后,他就基本上停止了自己的事业,在家里专心照顾两个孩子。
5 月 13 日,英达罕见接受了北京日报的采访,并首次晒出了自己在北京的别墅。
网友看了都忍不住感叹:这房子值老钱了!
推开英达家大门那刻,老北京胡同里的烟火气瞬间被隔绝在外。
扑面而来的红木香气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期的书香世家。
记者刚迈进门槛就愣住了!
眼前这扇雕着祥云纹的紫檀木门,光材质费就够在五环买套小户型。
更别提门框上镶嵌的鎏金铜饰,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穿过门廊走进客厅,满屋子的黄花梨家具直接把 “低调奢华” 四个字砸在脸上。
沙发扶手上天然生成的鬼脸木纹,茶几边缘包着的掐丝珐琅铜片。
连角落里放报纸的小边柜都是清代老红木做的。
最震撼的当属满墙的名家真迹。
客厅正挂着前北大校长严复的墨宝,纸面已经泛黄却保存完好。
落款处还盖着 “英氏家藏” 的朱砂印。
旁边那幅启功先生的字更了不得。
单是 “宁静致远” 四个字,去年拍卖行估价就超 300 万。
这还只是英达收藏的冰山一角。
餐厅墙上挂着的沈尹默书法直接让文化圈炸锅。
这幅字是沈先生送给英达外公的礼物,笔锋遒劲如游龙。
据说当年荣宝斋为求一字等了三个月。
记者跟着英达往二楼走,发现连楼梯扶手都是整块鸡翅木雕的。
书房里整面墙的玻璃展柜惊呆众人。
从英达爷爷的燕京大学毕业证,到他本人 1983 年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甚至还有他穿开裆裤时的全家福,活脱脱一部英氏家族百年史。
如今这幅字成了英达的 “传家宝”,每次有客人来都要讲段《茶馆》排练时的趣事。
但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客厅展示柜里摆着英如镝的冰球奖杯。
却连巴图的满月照都找不到一张。
就这英达竟妄想认回两个孙子,巴图会同意才怪!
巴图,作为英达与宋丹丹的儿子。
自父母婚姻破裂那一刻起,便陷入了父爱缺失的泥沼。
1997 年,英达与宋丹丹结束婚姻,此后他对巴图的态度堪称冷漠至极。
当巴图还是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渴望父亲陪伴时,英达却对他避之不及。
巴图 7 岁时,满心期待父亲能陪自己出去玩。
得到的却是英达冰冷的回应:“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
11 岁的巴图,在放学路上偶遇父亲,小心翼翼地索要电话号码。
换来的却是英达无情的拒绝,那一句 “我和你妈已经离婚了,你要我电话号码干什么”。
像一把利刃,直直地刺进了巴图幼小的心灵。
2003 年,英达的父亲英若诚去世。
这本是亲人送别逝者、寄托哀思的时刻。
可英达却残忍地剥夺了巴图送爷爷最后一程的权利。
面对他人 “巴图作为长孙,葬礼他必须参加” 的提议。
英达竟冷漠回应:“你可别给他戴高帽了,他姓不姓英还不一定呢。”
如此言语,令人心寒,也让巴图心中对父亲的怨恨与失望愈发浓烈。
彼时巴图这个小小少年听到父亲的话语,不知内心是何种感受。
但在这最无助之时,继父赵玉吉给予了他毫无保留的温暖与力量。
从日常生活到国外求学,巴图总是能得到这个继父全方位的支持。
或许正是他的存在,才使得巴图成长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
“虽然是继父,但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很多的东西,拼凑成我今天的价值观。”
从巴图对赵玉吉的感谢可以看出。
他给予的不仅是充满爱的童年,还有足以影响一生的力量。
而在这时,英达这个亲生父亲在忙些什么呢?
与宋丹丹离婚后,英达迅速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他对小儿子英如镝的宠爱,直接将巴图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从他取得名字“镝” 与 “嫡” 同音,寓意 “嫡子”来看。
这无疑是对巴图身份的一种忽视与贬低。
而在英如镝的成长过程中,英达可谓倾尽全力。
英如镝 3 岁时,英达大手一挥,斥资十万元为他购置了一架钢琴。
此后,英达经常不辞辛苦、耐心地陪伴在儿子身边练习琴艺。
随着英如镝慢慢长大,他逐渐喜欢上了冰球运动。
为此,英达不惜花费重金,为儿子聘请国内顶尖的冰球教练。
不仅如此,英达对训练装备的挑选也极为严苛。
从昂贵的冰球杆,到防护性能一流的头盔、护具,他都亲自把关。
只为给儿子提供最安全、最优质的训练条件。
还一度带着英如镝上综艺秀父子情,甚至放言 “带小儿子照片上太空”。
为了培养小儿子的冰球爱好,不惜卖房卖车、背负高额债务。
与对巴图的不管不顾形成了鲜明且刺眼的对比。
现如今的英达,不只是年岁渐长还是突然幡然醒悟。
竟在多年后开始向巴图示好,甚至有“血脉相连”的说辞。
或许中国传统观念中的“隔代亲”致使他想“含饴弄孙”。
但可惜的是,他的这种想法终归要打水漂。
成年后的巴图,凭借自身努力,在演艺事业上稳步前行。
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满,他与妻子王博谷恩恩爱爱,育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面对父亲英达多年后想要“认孙子”的说辞,巴图冷静而理智。
一句 “没必要,无所谓,不至于”,尽显他的豁达与对过往伤害的释怀。
甚至,巴图将两个儿子的姓氏都改为 “宋”。
这一举动,看似是对英达的一种回击,实则更像是他对自己家庭新的定义与守护。
他要给儿子们一个充满爱与温暖、没有过往伤痛的成长环境。
如今,英达或许已意识到亲情的珍贵,试图修复与巴图的关系。
可曾经那些被他亲手撕裂的亲情纽带,又岂是轻易就能重新连接的?
巴图已经在没有父爱的日子里坚强长大,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段父子之间的纠葛,就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亲情的脆弱。
也时刻提醒着人们,在家庭关系中,责任与陪伴永远不可缺席。
一旦错过孩子的成长,留下的可能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