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觉得把水果煮了吃是脑子进水,好好的维生素C全被烫死了,还不如直接啃个生的实在,直到前两天看到那个新的研究报告我才闭嘴。
说是把苹果加热到95度的时候,里头那些抗氧化的好东西不降反升,活性比生的足足高出了百分之四十多,特别是那个叫阿魏酸的成分,专门对付皮肤怕晒怕光的问题。
冬天啃生苹果确实遭罪,一口下去牙根酸倒,到了胃里也是一团冷冰冰的硬疙瘩,肠胃不好的还得往厕所跑,煮熟了就不一样,那种温吞吞的软糯感,吃下去整个人都舒坦。

现在实验室的数据都摆在那儿了,别再说煮水果是老年人的专利,这根本就是一种被误解太深的吃法,关键是你得知道怎么煮,别瞎扔进锅里乱炖。
我是真没想到以前随手扔掉的苹果皮和芯子才是好东西,煮的时候千千万万别去皮,带着皮煮出来的汤色是金黄的,那个味道才正。
第一锅我给自己煮的是苹果配黄芪和金桔,这几天身边咳咳咳的人太多,我也觉得浑身没劲儿,黄芪得先用凉水泡个二十分钟,让它吸饱水再下锅。
如果不喜欢药味太重,就扔两颗红枣进去,那个甜味就不一样了,不是糖精那种齁嗓子的甜,是带着红枣香气的自然的甜味。
我在最新的营养搭配里看到说可以加一点点姜黄粉,真的就一点点,大概0。3克的样子,说是跟苹果混在一起能消炎,专门对付换季时候那种莫名其妙的甚至。
金桔记得带皮切开,那股子清香味煮出来特别好闻,喝完之后感觉鼻子里通透多了,那种因为冷风吹出来的红鼻头,喝两天就能看着顺眼不少。

有的人喝不惯姜黄的味道,那就别加,光是苹果黄芪金桔这三样,煮个十五分钟,喝下去之后后背心都是暖烘烘的,比贴暖宝宝管用。
要是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觉得肚子里全是油水晃荡,那就换个方子,把苹果和铁棍山药搭在一起煮,山药得选那种掰开直拉丝的。
那个黏糊糊的丝就是好东西,加热以后能在肠胃里刷一层保护膜,哪里不舒服就补哪里,比吃药温和多了,再扔一把山楂进去。

以前我都用干山楂片,后来发现趁着现在有新鲜山楂,用鲜的效果更好,十五克就够了,那个酸味能把想挂在血管壁上的油腻腻的东西都给搅碎了。
最后出锅前撒一小把陈皮,喝完打个嗝都是淡淡的橘子皮香味,不冲鼻子,顺气特别快,尤其是那种吃完饭坐那儿不想动的,喝一碗马上就舒服。
现在的空气质量也是让人头疼,嗓子老是干得冒烟,好像喝多少水都不解渴,这时候就得煮第三种,苹果雪梨银耳汤,今年我还加了百合。
银耳这东西得用冷水泡发,撕成小朵小朵的,别偷懒撕大了,煮不烂口感像嚼塑料,要跟苹果雪梨一起炖出胶质来才行。

那种胶质混着苹果的果胶,喝进嘴里滑溜溜的,经过喉咙的时候就像是给干裂的土地浇了一层水,那种滋润感是普通白开水给不了的。
以前觉得糖尿病人不能碰这玩意儿,毕竟水果煮了糖分更高,但最新的建议是用青苹果代替红苹果,再把红枣啊冰糖啊全去了,换成肉桂。
肉桂这东西神奇,能提味儿还能控糖,切记别放多了,稍微放半根棍子或者撒一丁点粉就行,不然喝起来像吃火锅底料。
如果是家里小孩拉肚子刚好,肠道还要养一养,就别放那些花里胡哨的,直接苹果加燕麦片煮成糊糊,有的医生还推荐加那个低聚果糖。
工具上千万别随便,我见过有人用炒菜的铁锅煮苹果,那是真敢干,苹果酸和铁一反应,煮出来的汤一股子铁锈味,像在喝洗锅水。
一定要用玻璃锅或者陶瓷的砂锅,现在办公室里那些小年轻用的那种带加热功能的快煮杯也挺好,还能自动控温在98度左右。

时间上也得把控好,别一煮就是一个小时,那是熬中药不是煮水果,十五到二十分钟最好,营养都在,果肉也就是刚变软的程度。
煮太久了那就是一锅烂泥,维生素全跑光了不说,看着就没食欲,喝这个讲究个现煮现喝,别贪多煮一大锅放冰箱里留着明天喝。
隔夜的东西在冰箱里放二十四小时,那个细菌数量能开派对了,而且味道也会变酸,口感完全不一样,省那点时间划不来。
喝的时间我一般选在下午三四点钟,这时候午饭消化得差不多了,晚饭还没吃,人也容易犯困,煮一壶热乎乎的果茶喝下去,精神头马上就来了。
你看现在好多00后上班族,桌子上都不是咖啡了,全是一壶一壶的养生茶,还没生病就开始养,这思路是对的,别等身体垮了再想辙。
而且这成本多低啊,两个苹果几块钱,配点家里常见的食材,比外头买那一杯动不动三十块的奶茶强多了,关键是喝着心里踏实。
一周喝个三四次,慢慢你会发现手心开始微微出汗,指甲变得红润有光泽,连护手霜的钱都能省下一半,这种由内而外的润才是真的润。
今晚回去路过水果店就买几个苹果,别管是青的红的,切成块扔进锅里,明天早上起来花个十几分钟煮一煮,开启新的一天。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