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价格暴涨300%,这两家“稀土茅”为何被市场冷落?看懂的人已悄悄布局

【核心事件】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全球稀土市场迎来史诗级变局。欧洲镝价单月暴涨210%,铽价突破3000美元/公斤,国内氧化镨钕价格从年初25万元/吨飙升至86万元/吨。然而,作为行业龙头的北方稀土(600111)和中国稀土(000831),股价却分别跑输稀土指数12%和9%,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价格暴涨的底层逻辑】
一、供应端遭遇“三重暴击”
1. 政策精准打击
- 中国控制全球80%的中重稀土产能,而美国75%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此次出口管制直接切断镝、铽等关键元素的海外供应,F-35战机每架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美军1900种武器系统面临瘫痪风险。
- 缅甸地震导致稀土运输线中断,全球中重稀土供应缺口扩大至30%。
2. 环保与配额限制
- 国内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增速从20%骤降至4.16%,北方稀土等企业扩产空间受限。
- 欧盟碳关税倒逼中国稀土企业升级绿色冶炼技术,中小厂商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
3. 库存周期逆转
- 2024年稀土价格下跌导致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超10亿元,当前库存消化周期已从18个月缩短至6个月。
二、需求端爆发“四大增量”
1. 新能源革命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000万辆,永磁电机需求激增,单台电机需消耗3公斤镨钕。
- 人形机器人市场或新增20万-40万吨稀土需求,特斯拉Optimus单机稀土用量是汽车的5倍。
2. 军工升级
- 美国第六代战机F-47依赖中国稀土涂层技术,每架成本增加1.2亿美元。
- 中国军费开支同比增长7.2%,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材料需求拉动中重稀土价格。
3. 工业电机替代
- 全球能效标准升级,高效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从35%提升至60%,年需求增量达8万吨。
4. 风电装机放量
- 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突破20MW,稀土永磁直驱电机渗透率超90%,单台风机需消耗15吨镨钕。
【“稀土茅”被低估的三大真相】
1. 北方稀土(600111):轻稀土王者为何“跌跌不休”?
- 市场误判:
- 投资者误认为北方稀土主营中重稀土,实则其80%产能为轻稀土(镨钕),而轻稀土价格涨幅仅为中重稀土的1/3。
- 美国对轻稀土加征10%关税,短期出口订单减少30%,但国内新能源车需求同比增长45%,对冲了出口下滑。
- 业绩拐点:
-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727%,氧化镨钕均价44.37万元/吨,毛利率回升至28%。
- 中国稀土集团整合加速,北方稀土或承接内蒙古剩余稀土矿权,资源掌控力进一步强化。
2. 中国稀土(000831):中重稀土龙头为何“原地踏步”?
- 估值陷阱:
- 市场担忧出口管制导致海外订单流失,但加工后的稀土永磁材料不在管制范围内,公司海外毛利率反而提升至3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1%,但股价因定增稀释预期下跌15%,动态PE仅22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5倍。
- 政策红利:
- 中重稀土出口配额缩减40%,公司作为南方稀土整合平台,掌控全国60%的中重稀土分离产能。
- 欧盟碳关税下,公司绿色冶炼技术获补贴超5亿元,成本优势扩大至18%。
【机构分歧与资金动向】
- 看多派:
- 高盛上调稀土价格预期至120美元/公斤,认为中重稀土“十年一遇”的供需缺口将持续至2030年。
- 社保基金一季度增持北方稀土2800万股,北向资金加仓中国稀土1200万股。
- 谨慎派:
- 摩根士丹利警告,美国MP Materials稀土矿扩产可能在2026年释放5万吨产能,压制价格上涨空间。
- 稀土ETF融资余额下降15%,部分资金担忧政策利好兑现后股价回调。
【风险预警】
1. 价格波动风险:若美国联合盟友释放稀土战略储备,镝价可能短期暴跌50%。
2. 技术替代风险:日本研发无稀土电机取得突破,2027年或实现量产。
3. 政策加码风险:国内稀土开采配额若超预期增加,价格中枢可能下移20%。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