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你千回,你却不识舟”: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轻慢恩情

暮色渐沉时,我常在窗边看摆渡人收桨。

那木舟日日往返,载过无数匆忙身影,却鲜少有人回头对船夫说声"辛苦"。

这让我想起一位老师傅的话:"渡人半生,最怕的不是风浪,是乘客下船时连个眼神都不给。"


人间情谊最伤人的时刻,往往不是陌路擦肩时的冷漠,而是曾经并肩同行的温暖,在某个转身后被轻轻抹去。

我见过太多人,踩着别人的肩膀攀上高处后,第一件事就是掸落肩头的手印。

那些在寒冬递来炭火的人,转眼就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仿佛那段温暖从未存在。


成年人的世界有种奇怪的算术:借一百块钱要打借条,受一分恩惠却可以心安理得。

有位企业家曾告诉我,他办公室最显眼处永远摆着三张照片——下乡时的房东大娘,创业时的担保人,破产时借钱的朋友。"

人要知道自己是从哪片泥土里长出来的",他说这话时,窗外梧桐叶正簌簌落在喷泉水池里。


前些日子听闻旧事,某作家功成名就后,把当年为他誊抄书稿的故人拒之门外。

我想起《诗经》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句子,如今却成了"受之以琼瑶,还之以白眼"。

恩情就像月光下的沙漏,每粒落下的沙都是无法重来的时光,而有些人总以为漏斗永远倒不完。


在这个快速折旧的时代,我们习惯把一切都当作消耗品。

可有些东西经不起消耗,比如真心,比如信任,比如那些在你一无所有时依然选择停留的身影。

就像古渡口的船夫不会永远等候,人心也会在一次次失望后调转船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文   恩情   聪明   船夫   身影   温暖   借条   担保人   老师傅   炭火   消耗品   书稿   漏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