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价飙升的联动效应影响,白银价格自今年以来也开启快速上涨通道。据伦敦现货白银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白银报价达每盎司52.16美元,年内累计涨幅高达76%,甚至超过同期黄金的涨幅。在这一背景下,昆明多家银饰门店陆续上调零售价格,其中品牌银饰成为本轮涨价的“领头羊”。不过云南本土手工银饰凭借深厚的非遗技艺底蕴与口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平稳且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
品牌银饰成为本轮涨价的“领头羊”
15日上午,在正义坊商圈的中国黄金门店内,各式银手镯、银项链整齐陈列在橱窗中,传统的光面手镯与镶嵌着玛瑙、玉石的时尚款银饰错落摆放,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店员李女士向记者介绍,受国际银价上涨影响,门店的银饰零售价已完成调整。“之前每克银饰售价是15块9,现在已经涨到了18块9,每克涨了3块多,整体涨幅大概在20%左右。”谈及调价原因,李女士坦言,成本压力是核心因素,价格上涨主要源于上游供货商随国际行情提价,门店为应对成本压力不得不调整售价。
同样位于该商圈的老凤祥银楼,银饰调价趋势与中国黄金基本一致。记者在门店内看到,价签上标注的银饰零售价已达25元/克。店员表示:“最近银价一直在涨,我们的零售价也跟着调了好几次,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是近期的第三次调整了。”店员透露,由于品牌定价体系较为规范,价格调整需遵循总部统一部署,因此调价幅度与频率都与国际银价波动紧密挂钩。
与品牌门店显著调价相比,非品牌银饰门店的调价幅度则更为温和。在正义坊附近一家经营了5年的非品牌银饰门店内,店长刘女士正在整理货架上的手工银镯。她透露,虽然国际银价涨幅明显,但门店的调价幅度控制得比较小。“每克只上调了5毛到1块钱,根据工艺款式不同,目前零售价维持在12.8元到20元之间,不同款式的银饰价格略有差异。”刘女士解释,门店主要依靠老顾客维持生意,过于激进的调价可能会导致顾客流失。“来我们这里买银饰的大多是老顾客,大家认可我们的手工工艺,所以即使要调价,也得考虑顾客的接受度,不能涨太多。”刘女士说。
另一家位于南屏街小巷内的非品牌银饰店,店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店以纯手工打造银饰为特色,店内摆放的银壶、银碗等器皿,均由师傅现场锻制。店员表示:“目前店内银饰价格上调幅度不大,因为老顾客对我们的工艺很信任,所以我们调价幅度小,所以目前来看,老顾客的复购率还没有明显下降。”记者注意到,该店墙上挂着“纯手工锻制”的招牌,货架上还摆放着师傅锻制银饰时的照片,这些细节成为门店吸引老顾客的重要筹码。这种以口碑和工艺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价格波动对销量的冲击。
受价格波动影响 部分门店销量下滑明显
走访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场的银饰价格普遍在12-25元每克不等。随着银饰价格的持续上涨,已对昆明部分银饰门店的销量产生明显影响。
中国黄金店员李女士坦言:“调价后门店的银饰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虽然手镯还是最畅销的品类,但整体来看,顾客的购买意愿比之前低了一些,有些顾客看到价格涨了,就会犹豫要不要买。”
老凤祥银楼的店员也表示:“近期到店咨询银饰的顾客数量有所减少,不少顾客会先问价格,听到价格涨了之后,就会说再考虑考虑,实际成交率比之前下降了大概10%。”
非品牌银饰门店同样面临销量压力。刘女士经营的门店近期销量下滑更为明显。“价格涨了之后,不少消费者会转向更便宜的别的材质饰品,比如合金、铜饰这些,整体购买力有所降低,我们最近的销量比上个月下滑了差不多15%。”刘女士表示。
为了应对销量下滑,部分门店开始尝试推出促销活动。在百爵珠宝的银饰专区,店内张贴着“买一送一”“全场8折”的促销海报。据店员透露,目前门店银饰零售价为20元/克,在此基础上叠加促销活动后,实际成交价格与调价前相差不大。“推出活动之后,来店的顾客比之前多了一些,尤其是周末的时候,不少顾客都是冲着促销来的。”该店员说。
正在店内选购银手镯的杨女士透露,自己本来已经知道银价上涨,打算暂时放弃购买,但看到促销活动后改变了主意。“我本来是来逛街的,看到这里银饰买一送一还打折,觉得挺划算的,就打算买两个,一个自己戴,一个送给我妈。”
杨女士的态度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尽管白银在保值属性上不如黄金,但其价格相对亲民,设计款式多样,若配合促销让利,仍能激发购买行为。不过,杨女士也坦言,如果银价持续上涨,她可能会考虑转向其他材质饰品。
本土非遗银饰凸显优势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整体面临销量压力的情况下,云南本土手工银饰却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据中国黄金店员李女士分析,云南白银市场具备独特的原料优势,如大理雪花银因材质优良、知名度高,即便在整体市场波动中仍保持较好销量。这一优势背后,是如鹤庆县新华村这样被誉为“中国银器第一村”的产业支撑。该村的银器锻制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手工工艺与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即便在价格普涨的背景下,那些注重材质与工艺的消费者依然愿意为具备本土特色的银饰买单。
刘女士门店内的手工银镯就均由新华村的师傅制作。“这些银镯都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上面的花纹都是手工雕刻的,和机器生产的银饰不一样,老顾客就喜欢这种手工的质感。即使在价格上调后,店内手工银饰的销量下滑幅度也远小于机器制作的银饰。”刘女士表示,很多老顾客都认为纯手工银饰戴着有质感,而且有收藏价值,所以就算价格涨了一点,他们还是愿意买。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际银价波动加剧,昆明银饰市场的分化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明显。品牌门店价格调整基本与国际银价联动;而非品牌门店尤其是主打本土手工银饰的门店,凭借非遗技艺与口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银价上涨周期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与产品类型,若追求性价比,可关注门店促销活动;若偏爱独特工艺与文化内涵,本土手工银饰不失为优质选择。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郑荣行
实习生:周先蕊
编辑:张丽青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许建龙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