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为什么要上市募资?”
看上去,这是一场不受待见的赴港IPO。港股发行议案公布后,中小股东(持股5%以下)的反对票数高达60.5%,但这并不妨碍安井食品如期推进上市进程。
7月4日,#安井食品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发行价60港元/股,首日开盘后盘中破发,一度跌近5%。
答案或许藏在更大的野心里——
这位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一哥,这一回,不仅要让中国人的餐桌飘香,更要让这份“中国味”漂洋过海。当老外想要品尝中华美食,也能“所想即所得”。
为此,安井要搭建全球的供应链,建立全球的销售网络,当然需要更多的钱。
你可能没有听过这家公司的名字,但你应该吃它家的产品。
从火锅店各类丸子到早餐店的手抓饼,从便利店的关东煮到连锁餐厅的预制菜……就连互联网大厂的食堂,都飘着它的味道。
2022-2024年,安井食品每年营收都达到百亿元级别。
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公司掌门人#刘鸣鸣的逆袭故事。
● 刘鸣鸣
一名河南老乡,辞去大学教师铁饭碗,年近40才开始创业,先后进入速冻米面、火锅制品、预制菜等领域;如今构建起年营收14亿元的速冻食品王国。
每一回,他都是以“快半步”的反应力下场,而后搭上行业高速发展的列车,
刘鸣鸣凭什么拥有这份幸运?
“马上去做,用心去做”。或许,写在安井食品官网上这8个字,就是答案。
刘鸣鸣出生于1962年,河南郑州人。那里是中原粮仓,仅速冻食品领域,就有三全、思念两位大佬先于安井食品诞生。
其实,刘鸣鸣的专业背景原本与食品行业八竿子打不着。
他是同济大学高材生,学的是建筑工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
彼时,正值上世纪80年代“下海潮”。只当了两年大学老师,刘鸣鸣就放弃铁饭碗,踏入商界。
他没有火急火燎立马办企业,而是辗转多家企业打工,一面观察市场水温,思考方向;一面积累经验与人脉。
期间,速冻食品进入刘鸣鸣的视线。
一段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让他偶然观察到,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超和大卖场里,速冻食品非常普及,而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2001年,刘鸣鸣在厦门创办了华顺民生,这是安井食品的前身。
● 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网
安井食品是从生产与销售水饺、馄饨等速冻米面制品开始试水,这让刘鸣鸣与他的两位河南老乡在同品类上狭路相逢。
当时,三全已拥有国内最大的速冻水饺生产车间;思念的水饺、汤圆等产品也不遑多让。
现实很快教育了刘鸣鸣。
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及时止损,转而生产馒头、花卷等大企业不太重视的品类。
此外,刘鸣鸣选择“两条腿走路”,在速冻米面食品之外,公司也同时发力鱼糜类产品。
● 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网
早些年,刘鸣鸣曾在福建工作。靠海吃海,鱼丸、花枝丸等福建特色小吃,这是当地渔民数百年来积累的讨海智慧,他再熟悉不过。
安井把这些来自海洋的馈赠做成标准化食品,也算因地制宜,玩出了新花样。
就这样,两条产品线建立起来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呢?
当时主流的销售渠道是线下商超。不过在那个年代,传统商超很强势,牢牢掌握着议价权,新品牌很难攻入。
安井把开拓渠道的重心放在了农贸市场与中小餐饮店。
这些渠道小而分散,最看重的是产品性价比。很多大企业之所以不愿意跟这些渠道打交道,因为利润太低了,还要挨个去谈,是一门“苦生意”。
依托经销商,安井把这些中小渠道一个一啃下来,最终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突围。
那么,安井凭什么让经销商为自己卖力呢?
答案是保姆式的贴身服务。
比如同行是平均1名销售人员对应2-3家经销商,安井则是3-4名销售人员对应1家经销商,提供的支持更加全面。
比如安井会对二批商和终端进行管控,还会帮助餐厅设计菜单,这就相当于为经销商在拓展和维护渠道方面提供了助力。
安井生不逢时,一出生就只能在海欣、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巨头的缝隙中生存。此外,当时安井还面临这样的问题:
有两家生产工厂,一家生产速冻米面产品,已经止损并实现盈利;另一家生产鱼糜类产品,冷链成本高,外加市场规模小,工厂持续亏损。
两家工厂对公司孰轻孰重,答案不言自明。
然而,就在2007年,安井做出了不同寻常的抉择:
将更多资源与产能向亏损的工厂倾斜。
理由只有一个,速冻米面行业不再高速增长,而火锅消费将在大众餐饮市场迎来爆发。
安井决定先发制人,在产品结构上,从以速冻米面为主转向以火锅料为主。
● 安井的火锅食材。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方微博
事实证明,这是刘鸣鸣在战略抉择上的胜利。
2008年到2015年间,火锅市场的零售额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随着家用冰箱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火锅丸子也进入国民家庭的餐桌。
凭借做鱼糜类产品的积累,安井推出了虾滑球、蟹味棒等数十种火锅丸子,迅速攻占了食客的味蕾。海底捞、呷哺呷哺等知名连锁餐饮,也纷纷与安井签下供货协议。
● 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网
反映到销售额上自然是节节攀升。2007年到2012年,安井营收从4.8亿元增长到14.3亿元,其中,火锅料是业绩增长的主力,从2亿元增长到了10亿元。
2016年,安井营收更是达到30亿元,净利润达到1.8亿元。2017年,安井食品在A股成功上市。
日后复盘这段经历,刘鸣鸣感慨地说:“在中国,速冻食品的发展起步晚,但是(安井)赶上了好时机。”
● 2017年,安井食品A股上市
事实上,安井食品能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除了战略方向顺应消费趋势的变化,战术也不可或缺。
低成本正是杀手锏。
推新品的时候,安井不是平均用力。如果发现某个产品有潜力成为爆品,安井就会顺势将其拔高和放大,比如冠以“年度战略单品”,这就使得营销资源的投入更加精准与聚焦。
虾米饺、撒尿牛丸、千页豆腐……这些都是安井历史上年销过亿元的大单品。爆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规模化采购也在生产端降低了成本。
为了把冷链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下来,安井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选址遵循一个原则:哪里吃火锅的人多,就在哪里建厂。
● 安井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
目前,安井已布局了12家生产基地,实现了“销地产”。当同行平均运输费用率在5%以上的时候,安井可以做到3%的水平。
安井为何如此抠成本?
要知道和安井做生意这群人,比如农贸市场摊主、街边小饭店的老板,都是精打细算的人,几乎不会给品牌溢价,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火锅料领域更是如此。
无论是营销费用的节省,还是生产与物流成本降低,最终都会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低成本能力,正是速冻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米面制品、火锅料之外,酸菜鱼、小酥肉、宫保鸡丁……这些经典的中式菜肴,是安井包圆国民餐桌的另一个品类。
疫情期间,安井的预制菜业务迎来大爆发。如今,安井食品在中国预制菜市场排名第一,超过第2名至第4名市场份额总和。
不过,风口往往不属于追风者,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2018年,上市后的第二年,安井已开始布局预制菜业务。
当年,安井新增速冻菜肴(预制菜)品类,与速冻米面、速冻火锅料并称为三大战略品类。
安井做预制菜,多线布局,看上去唯恐满足不了消费者对于中华美食的想象空间。
到2020年,安井已开发出“安井小厨”和“冻品先生”两大预制菜品牌。
其中“安井小厨”推出了小酥肉、糯米鸡、宫保独自幸免牛肉等拳头产品,主要满足餐厅对于规模化供应的需求;“冻品先生”则是主攻家庭消费场景,用辣子鸡、酸菜鱼等地方特色菜,俘获消费者的胃。
● “冻品先生”酸菜鱼
安井要尽可能一站式满足消费者需求,如果都是自建工厂生产显然太慢。
于是,安井又以出资控股的方式,将小龙虾加工企业“新宏业”和“新柳伍”纳入麾下。
● 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网
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刘鸣鸣充满乐观,“它比速冻米面和火锅料加起来的行业规模都会大。”
然而,2024年,安井预制菜业务增长大幅放缓。
其实,不是安井不努力,而是预制菜行业整体遇冷。
目前,80%的预制菜都是卖给餐饮企业。当消费需求疲软,餐饮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自然就会减少对预制菜的需求,甚至要求供应商进一步降价。
● 图片来源:安井食品财报、公告
安井食品作为预制菜行业龙头,也不能独善其身。
或许,只有在预制菜产品研发与技术上不断加大投入,让产品更有质价比,才会更有吸引力。
从速冻米面到火锅制品,再到预制菜重构后厨餐厅,安井食品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食品工业进化的一个缩影。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厚积薄发,正是刘鸣鸣的逆袭密码:
作为速冻食品行业的后来者,他没有先发优势,只能在巨头的缝隙中寻找方向;
看到速冻米面行业市场格局已定,他果断转向火锅料制品领域;
当预制菜还处在萌芽阶段,他又下注速冻菜肴市场,使其成为公司战略品类。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过程中,刘鸣鸣重视细节,比如不断锤炼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为经销商提供更多支持,“马上去做,用心去做”的企业文化逐渐形成。
如今,中国14亿人口一日三餐“吃什么”这个基本需求,可以说都被安井食品的三大品类(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速冻米面制品)包圆了。
● 安井品牌及产品矩阵。图片来源:安井招股说明书
安井已生长为坐拥百亿营收的速冻食品巨头。
下一步,何处觅增长?
刘鸣鸣将目光瞄准了海外。
2021年,中国企业出海的话题远不如当下火热,安井食品已通过收购英国功夫食品,将速冻面点等产品打入欧洲市场。
刘鸣鸣曾说,“我们在欧洲经过考察,在是自建厂还是并购一家相对成熟的企业上,我们选择了一个已经锻炼成熟、有市场份额、有品牌力的企业,然后逐步再去延伸。”
也就是说,对于出海,安井不求速成,而是依托英国功夫食品实现本土化,学习欧洲企业在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提升国际化水平。
● 小龙虾预制菜
在东南亚,安井则是在当地设立本土化工厂,将速冻小龙虾等产品出口到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
2024年,安井食品海外营收占比只有1.1%,不过刘鸣鸣志在全球化。
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食品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走向全球是有机会的。”
这一回,刘鸣鸣能赢吗?文/田甜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