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的发布,影响了不少国家对美的贸易情况。然而中国、日本、德国在今年上半年对美国的贸易情况中,仍然呈现出贸易顺差的现象。
简单来说,贸易顺差就是卖出的产品多于买进的产品,那这样一来,在双方贸易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了。
但这种贸易顺差相较于以前,还是下降了很多。在上半年对美的贸易顺差的情况中,日本有280亿美元,德国甚至还来到了350亿美元,而中国的情况却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先来说说日本的情况,在2025上半年,日本对美国出口已经连着3个月有下降的趋势,整体贸易情况较差,贸易顺差有28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约4%。
其中4月份,日本的总出口同比增长了2.0%,达到了62亿美元,不过对美国的出口却下降了1.8%,成为了四个月以来首次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汽车、钢铁、船舶等需求下降所导致的。
日本对美国的汽车的出口额约3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8%,而钢铁则更为夸张,出口额仅仅只有1.2亿美元,暴跌了29%,出口量也减少了20.3%。
在之后的两个月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仍在不断的下降,甚至在6月份对美的出口就下降了惊人的11.4%,达到了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陡峭的一次降幅。
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短短的一年内,就有这么大幅度的下降,这背后恐怕还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在2025年上半年,美国决定对进口的汽车加征了25%的关税,这一政策的公布严重冲击了日本汽车对美国的出口。
日本企业为了保持市场的份额,只能被迫降价或优先供应低价的车型,从而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盈利的空间,同时也限制了整体的出口情况,产生了贸易顺差下降的现象。
除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日本自身产业与经济状况的限制也是造成对美国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之一。
日本制造行业一直都有人手不足、成本上涨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与灵活调整出口的能力,从而让企业难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冲击。
同时在2025年上半年,日本的GDP增长动力明显不足,第一季度环比下降了0.2%,国内艰难的环境也限制了企业出口的竞争力,造成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下降。
德国和日本的情况类似,虽然在对美国的贸易中还是处于贸易顺差,但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25上半年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350亿美元,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2.8%。
具体来看,美德双边贸易总额为1454亿美元,但德国对美出口额降到了90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
这背后的原因同样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美国在上半年对大多数的欧盟商品加征了15%的进口关税,德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使得德国汽车的零件、机械等核心优势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根据相关统计,德国汽车的零部件在上半年对美的出口下降了8.6%,机械出口也下降了7.9%。
另外德国国内的经济结构也面临着困境,目前的德国正处在艰难的经济复苏阶段。德国在2025年第二季度GDP环比就下降了0.1%,工业产出更是在6月份同比下降了惊人的3.6%,达到了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再加上基础设施投资困难、工业项目审批周期长、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大大削弱了德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对美的贸易顺差下降。
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中国在上半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竟然还有1417亿美元,这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根据海关总署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在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有2155亿美元,而进口则有738亿美元。
按时间分布来看,在第一季度中,中美贸易呈现增长的状态,但在第二季度跌幅较大。
其中4月、5月中国对美出口分别下降了20%和34%,而到了6月,中国对美出口就只有189亿美元,达到了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的关税政策对中国的贸易可谓是不小的打击,美国在2025上半年,决定大幅提高了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
关税成本的上升导致很多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严重限制了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情况。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有170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9%,远远超过了中国对美国的进口7.7%的降幅,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下降。
除此之外,美国的关税政策还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的格局,中国的部分企业为了减轻关税负担,选择了先出口到其他国家,然后再出口到美国。
在2025年5月,中国对越南出口就增长了22%,然后再将部分货物转口到美国市场,这就降低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规模。
然而中国面对这种情况并没有无动于衷,在上半年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所造成的贸易顺差下降,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
在25年2月,我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原产地在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又在3月决定对原产地在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加征15%的关税。
不仅如此,中国商务部还将10家美国实体公司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它们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贸易。
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我国的应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25年5月,中美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承诺取消之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
同时中国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部分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大大减轻了美国商品的冲击,保护了国内的相关产业。
以农产品为例,中国对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等产品加征10%到15%的关税,为国内同类农产品营造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从而稳定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
美国的关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既损人又不利己,降低了多个国家对美的贸易顺差,影响了全球的贸易格局。
中国在这种环境下,依旧坚持多边主义贸易的理念,不断推进区域合作,强化自身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积极拓展市场多元化,这才让我国上半年对美的贸易顺差仍然有惊人的1417亿美元。
信息来源:中美经贸关系中方立场白皮书|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
信息来源: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2025年第4号
信息来源:综述 美关税政策拖累日本多行业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