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本了,要不要卖?这问题,最近我微信群里炸开了锅。十几个人围着讨论,有人悄悄发来私信:“终于熬过来了,是不是该抓紧跑路?”说到基金操作,我觉得挺像熬鸡汤的事,热的时候别急着喝,冷了也不能直接倒掉,得尝尝到底合口不合口。
先看现在市场环境怎么变了。就在前两天,A股十几个主流指数全线调整,有种“天气转阴”的既视感。小盘股跳水猛,头部指数还算淡定。但关键是,这波跌没有啥明显的大利空,核心原因其实就是“涨太多了,休息一下”,跟楼下早点摊麦圈涨价后又突然降价一样,没什么道理,主要还是买卖情绪在搅。
这里的规律很简单,“连跌几天大家就慌了,连涨几天大家又想冲了”。所以,每次回本,不少散户就坐不住,开始“翻账本”琢磨要不要兑现。这种心理,跟“憋了一下午终于等到外卖送到,犹豫吃不吃”的挣扎特别像。当然,很多人是在前几年高位杀进去,直到现在才刚能喘口气。**我的观点是:真正的反转常常发生在你快撑不住、打算撤退的时候。这时候走,很容易卖飞。**
举个例子,过去一年中证2000指数涨得像开了挂,一路翻倍。但也伴随了不少-20%的回撤。照这样看,现在高位,看着风光,其实“风险像馒头出锅,表面白,但掐一掐里头烫”。这个周期性回撤,就是告诉我们,别总想着一口闷到底,得分段吃,分着减出来。
对了,说到基金投向,个人觉着,如果是那种重仓炒某个火爆主题,比如AI、芯片、创新药这些当红炸子鸡,净值短期飙升,明眼人都该“多留个心眼”。往往这种基金,高处不胜寒,别看现在靓丽,如果行情调整,屁股坐的位子最容易掉下来。相反,那些始终稳扎稳打的,比如红利类、宽基老将,大概率还是“坚固的盟友”,可以放心继续吹着空调慢慢持有。毕竟有数据证明,长期投资价值型赛道基金,波动小、回撤少,收益更为稳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有人问我:“是不是每次回本都该走?”我说,这像谈恋爱, ** 过后能不能长久,要看你跟对的人没有。如果炒的是题材,攒的是人气, ** 过后就要防冷场。“耐心捂票”是福音,但得分人看。如果是基本面强的优质行业,比如央企、消费、医药板块,估值还合理,那就“后备保险”可以用着,不急着清仓。
最后,我发现,散户往往被市场的“攻心术”搞得晕头转向。挣钱觉得自己是“有功之臣”,亏钱又怀疑全世界都在做局。建议大家,真到了回本时,不妨把它当成“阶段性庆功”,分批出、别一次卖光,慢慢体验市场的温度,反而容易赚到心理的踏实。
你怎么看?是果断落袋为安,还是继续观望?欢迎聊聊你自己的操作经历,把你的故事搬到评论区,大伙一起开开脑洞,说不定能助你下一步资金运作更一锤定音。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