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荣
又是农历七月七了,也预示着又能吃到母亲亲手烧的“叫魂”鸡蛋了。
我的家在原公镇,这里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习俗,就是在农历七月七这天下午给小孩子烧鸡蛋“叫魂”的传统。自我打小记忆起,每年这一天母亲都要给我们兄弟烧鸡蛋“叫魂”,我们每人都能吃到三个这样特殊烧熟的“叫魂蛋”,那种特有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每到进入农历七月,小孩子们都掰着手指头期盼着七月七这一天早早到来。村子里每个孩子的母亲都会提前买来“公鸡蛋(鸡舍同时养有母鸡和公鸡所下的鸡蛋)”。七月七烧鸡蛋这天,母亲们都要在每个鸡蛋上用铅笔或木炭画上人的脸型及五官,写上孩子的名字,让孩子对每个鸡蛋吹三口气(寓意三魂),然后把鸡蛋用黄裱纸或树叶子包裹起来,再按照每个鸡蛋配七个草疙瘩提前做好烧鸡蛋的准备工作。
每到这一天,我们小孩子可都有忙乎的了,不再去外面疯玩了,整天围在母亲身边转,盼着太阳公公能跑快点。为了吃到美味鸡蛋个个都变得既勤快又乖巧,能发挥特长的就在鸡蛋上画娃娃、能干活的帮母亲挽草疙瘩忙的不亦乐乎,就盼着傍晚吃那个独具香味的鸡蛋。
太阳还未落山,孩子们就催促各家的母亲端上鸡蛋、提着装满草疙瘩的竹筐、拿上撅头、铁锨,在村子里找个十字路口,在边上挖个烧鸡蛋的坑,然后烧点草疙瘩灰,在热灰上摆上各家包裹好的鸡蛋,用热草灰捂好鸡蛋,再在上面开始烧各家准备的草疙瘩。这个时候,母亲们也都是最悠闲的时候,都围坐在火堆旁边拉家常,边轮流去添草疙瘩烧鸡蛋,而我们这些孩子在周围嬉戏、追玩开心至极。烧过一多半草疙瘩后,有经验的母亲开始翻鸡蛋,把埋在最底下的蛋都翻动到上面,便于尽快烧熟。“嘭”,随着第一声鸡蛋的爆裂声响起,孩子们也不疯玩了,齐刷刷的都围聚在各自母亲身边,眼巴巴的瞅着火堆看,吸溜着鼻子闻着鸡蛋爆裂的香味。各位母亲也细心的慢慢添加着柴草,直到所有鸡蛋爆裂声响完。母亲们开始扒开草灰,把鸡蛋刨出来辨认。找好自己家的鸡蛋后,各家母亲一手端着鸡蛋一手拉着孩子,边走边叫着孩子的名字(如:军军回来了吗?孩子们就这样回答:我回来了。军军三魂七魄回来了吗?我三魂七魄回来了)。如此一叫一答一直到家,母亲们开始给孩子们在脖子上、手腕上、脚踝处和床头上拴上七色线,寓意把三魂七魄都拴住了。然后剥开鸡蛋壳检查鸡蛋爆裂的位置,说这是孩子啥时候摔跤把某某地方磕碰了,魂魄也丢了,今天烧鸡蛋把魂魄叫回来了,吃完鸡蛋晚上就不允许出门了,最后带着慈祥的笑容看着孩子们开始享用各自的鸡蛋。虽说只是几个鸡蛋,可是在我们儿时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有几个鸡蛋吃那就是最好的美食了。
岁月匆匆一晃间,我都已经五十多岁了,母亲也即将八十岁了,白了头发老了容颜,矫健的身躯也变得步履蹒跚了。可母亲依旧坚持年年给我们兄弟、媳妇、孙女孙子烧鸡蛋,我经常给媳妇说:你嫁到我们家享福了,年年都能吃到妈给你烧的鸡蛋。媳妇总是报以甜甜的一笑!
感谢母亲!有妈才有家。感谢父亲、母亲!是您们用无私的爱抚养我们长大;感谢父亲、母亲!是您们用勤劳的双手给我们成家立业;感谢父亲、母亲!是您们用良好的家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愿您们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付荣,男,陕西城固人,文学爱好者,喜欢运动、摄影、旅游。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