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易引发洪涝灾害,也会因为水源污染、动物迁徙及人群聚集等因素,导致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主要通过鼠类、蚊虫等媒介生物传播,或接触被病原污染的水体、土壤传播。因此,强降雨天气需做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
防鼠灭鼠。洪水会迫使老鼠出洞,向村庄、安置点等高处集中迁徙。要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清理垃圾、杂物时戴手套。要及时使用鼠夹、鼠药等灭鼠,死鼠需深埋或焚烧处理。储存粮食时使用防水密封容器,避免淋雨和鼠类污染食物。
防蚊灭蝇。清理蚊蝇孳生地,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蝇设施。家庭灭蚊蝇推荐使用蚊香、气雾罐、苍蝇拍等工具。在户外工作时应佩戴防蚊帽、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可喷涂驱蚊剂。
加强粪便和病死畜管理。要管好公厕和家畜(猪、犬和牛等), 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雨水中,尤其不要污染家中的自备水井等水源。病死畜要集中焚烧或深埋。公厕溢出、家畜粪尿和病死畜污染的环境、水源等要彻底消毒。
避免接触疫水。洪水可能携带病原体,尽量减少涉水,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戴手套。皮肤如有伤口,避免接触污水,防止感染。
做好环境整治。要立即及时清理垃圾、淤泥,翻盆倒罐清楚积水,消除鼠类、蚊虫等媒介生物的孳生地。被洪水浸泡的房屋需彻底清洁,必要时用漂白粉或消毒剂喷洒消毒。水淹的自备水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冲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再使用。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在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坐卧休息。接触药物、病死畜、污水等要做好防护,并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生活用水应使用自来水或桶装水、瓶装水等。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痛、腹泻、肌肉痛、皮疹、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疫水或动物接触史。病人应减少和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作者: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佳佳 程立肖 李瑞晓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通讯员 刘祥征)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