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关注东营:海特电子——“中国铜” 的全球进阶

齐鲁网·闪电新闻讯 高端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支撑,海特电子瞄准高端纯铜材料赛道,以山东雄厚的铜产业为基础,凭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从依赖进口到出口发达国家,这家企业用四年时间书写增长奇迹。

高端纯铜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关键材料,目前全球年应用量约4-5万吨,国内年应用量约1.1万吨。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中,山东海特电子表现突出:其年产能达1000吨且持续攀升,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记者刘伊霞:“大家看我手上,是不是以为什么都没有,把镜头拉近一点就会发现,这是一根经过提纯、加工之后制得的0.05毫米的铜丝。这根直径8毫米100多克的铜棒,一旦进入我身边这个像放映机一样的设备,就会开启一场令人惊艳的 “蜕变之旅”—— 它能被连续拉制成长达十五万米长的微米级铜丝。”

这是肉眼可见的极限,却不是实际应用的极限。当我们将手机、电脑里常见的芯片放大数千数万倍,就会看到一个纳米级的 “微观电路王国”,数十亿个晶体管星罗密布,而连接它们的,是比头发丝还要细百倍千倍的金属导线。他们能以极低的电阻高效输送电流、保障信号传输,成为支撑芯片高性能运转的 “隐形骨架”。

记者刘伊霞:“而能担此重任的关键角色之一,正是我手上的高端纯铜材料。”

山东海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传兵 :“ 这是我们用进来的4个9的原材料,经过独特的工艺加工之后,生产的6个9的产品。 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导体,纯度越高,它的导电性能会越好,它的柔软度也会更好。”

高端纯铜材料在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作用关键,但过去这种材料只能依赖进口。瞄准建立自主产业链,扎根行业近20年的魏传兵坚定了研发超高纯铜的决心。但每提升一个 “9” 的纯度,需要经过提纯、真空结晶等多个步骤,涉及的技术参数十分复杂。

山东海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萌:“目前一半以上的高纯铜材料是用在靶材领域,应用在半导体、面板显示和太阳能电池上。为了满足下游客户更大尺寸的加工需求,我们需要做出单体重量更大的母材,必须在设备上下很大的功夫。”

瞄准实现进口替代这个目标,企业将各项研发标准提升至国际标准之上。深知依赖进口的隐患,魏传兵决心自主研发设备,从图纸改造到设备安装、调试,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坚。

山东海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传兵:“和自己摸自己的肋骨一样,每一个螺丝在哪儿,每一个接点在哪儿,假如说过程当中出现任何一个小的问题的时候,我都可以基本上能判断出来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找到那个点。”

2023年企业研发获得成功,技术指标与产品稳定性获行业认可。为了迈向更大市场提升规模,企业需要再次升级设备,巨大的投入带来了资金压力。就在这时,鲁信创投关注到了这家企业。

鲁信创投四川鲁信投资公司总经理张利 :“ 我们是股权投资,就是创业投资的形式给到海特投资2000万,其股比的7%左右,想通过这几千万的资金能够使海特带动整个行业突破。”

有了资金支持,企业年产量从过去的100多吨迅速提升至1000吨,全球客户拓展到五十多家,行业巨头日本爱发科集团也向企业发出了合作邀约。

爱发科电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技术课长周振坤 :“对材料本身氧的要求是希望越低越好,因为直接影响了成膜的一个特性,现在贵司也能做到我们就是说匹配的要求,每个月出货量大概1000件的样子,出货量还是蛮大的。”

成立四年,海特电子年产值从3万元升至6600万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亿元。

山东海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传兵:“ 明年计划做到1500吨,到后年就计划做到3000吨,国产替代路径速度会越来越快。当别人还没做到的时候,当我们做到的时候,我们在市场当中就机会更多一些。这个东西是你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市场当中认可你的一个品牌。”

从4个9到6个9的纯度突破,从依赖进口到成为全球巨头的供应商,这场 “纯度革命”,也道尽了产业突围的真谛:不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而是敢于赶超标准;在毫厘间的精密里藏着韧劲,在既有标准外闯出新天地。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

记者|刘伊霞 孙治国 陈海涛 东营台 徐振 孙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科技   东营   进阶   山东   新闻联播   中国   全球   电子   纯度   企业   材料有限公司   材料   关键   铜丝   设备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