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一个重要拐点出现

上周,除少数公司外,三季报基本上都公布了。

这份季报的意义非常重大,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引起注意。

我带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业绩回升加速的拐点即将到来

A股的业绩拐点是去年三季度。

而今年三季度将是加速回升的拐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A股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在去年三季度确认向上回升。

记不记得去年9月发生了什么?

那就是美联储降息+央行宣布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A股业绩回升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为什么?

因为业绩回升和利率下降并不是线性关系。

利率在下降的初期,由于政策利率还没有降低到中性利率以下,所以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

所谓的中性利率就是利率发挥威力的临界点。

这就跟化冰一样。温度从-20度到0度 ,你都看不到冰融化,但一旦温度高于0度,量变将发生质变。

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美联储在去年12月降息后,就停止了呀,为啥业绩还能回升呢?

实质意义上的政策利率既要看美联储,也要看央行的操作。

今年以来,央行不断的在降低人民币掉期点的补贴,这就是在降低国内的真实利率。

从掉期点的变化来看,央行是在2025年才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那么,即便今年美联储到9月才降息,但央行的逆周期调节依然在缓慢的提振经济。

9月,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今年大概率要降低75bp,明年大概率还会继续降。

这就很可能将国内利率推低到中性利率以下。

那么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提振力量将大大加强,所以业绩回升加速的拐点很可能就是今年9月。咱们拭目以待。

二、复苏分化和顺序

三季报,无疑是割裂式的分化!

无论是可选消费还是必需消费,都出现大面积的业绩暴雷。

科技类的业绩复苏则明显很快。上游则因为反内卷而回升。

很多人看到消费不行就悲观。

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消费属于经济周期中偏后的行业,所以它们还没有进入复苏并不奇怪;

第二,政策导向科技。

就这么说吧,钱往哪里流,哪里就会出现造富神话。

最近几年,资金都被有意的向科技引导,科技率先回升就不奇怪了。

这并不是说政策不看重消费,但凡事要考虑当下国家所处的环境。

内需复苏如果要有持续性就必须要先实现科技突破和产业升级。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那是因为科技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

美国强大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科技领先。

此外,如果我们不实现突破,在大国博弈上就总是被美国按着打,这还怎么发展?

所以政策也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现在消费暴雷越多越好,那么明年的十五五计划制定后,就会多向消费倾斜一些。

所以明年消费的拐点很可能也会出现。

第三,我国是外向型经济体。

光靠内需是不可能消化得了这么庞大的产能。

所以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期,肯定是抓进机会扩大朋友圈和经贸范围。

毕竟美国主动搞孤立,这么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肯定要赶紧抢夺市场呀。

今年即便美国搞贸易战,但我们的出口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说明我们对美国的依赖正在减小。

在争夺海外市场时,对国内就相对冷落了一些。

三、上市公司业绩领先经济

由于上市公司的质地高于普通企业,所以在经济复苏的初期,一定是上市公司的企业率先出现拐点。

而上市公司中,往往是行业龙头的业绩领先其他小弟。

知道了这个,我们就能明白,全国整体的经济复苏将踏步而来。

甚至房价企稳也可能会在未来看到。

周期运转往往是伴随惯性的。

也就是说,一旦开始复苏,就会逐渐加快,形成正向循环。

这个牛市和熊市是一个道理。

而且一开始都很慢,未来会在某个时间突然加快。

四、A股业绩驱动行情正在孕育中

当业绩加速进入拐点后,A股也会在未来进入业绩驱动的行情。

有读者问:虽然业绩回升,但回升的速度远不及股价的涨幅,牛市还能继续吗?

这又是一种线性思维。

回头看看,A股的上涨啥时候跟业绩是同步的?

相反,往往是明显看到业绩回升时,股价刚好见顶。回想一下2021年是不是这样?

A股的博弈性很强,股价往往领先基本面好几拍!

这是其一,还有一点需要知道 的是,业绩的回升也不是线性的。

你看到现在业绩回升斜率比较低,可一旦跨过临界点,增速就有可能突然间放大!

尤其是科技企业,他们的业绩弹性本来就很大。绝对不能线性外推。

所以,在明显看到业绩回升前,A股的业绩驱动行情很可能就会完成!

当然,现在A股处在调整阶段,有可能这一调整又是好几个月,这是股市的规律。

所以保持耐心很重要。

现在中美有1年的休战期,国家大概率会更加专注于提振经济和科技,而不用分太多心去应对老美。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些行业是温和复苏,而另一些行业是跨台阶式复苏。

毕竟未来永远属于具备创新的行业。

也正是因为想象空间大,所以估值通常被抄得 很高。

那么在投资上,要记住一句话:长期别太丧,短期别太浪!

大白话就是:耐住寂寞,但不要追高。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号:睿知睿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拐点   业绩   利率   央行   美国   科技   经济   线性   政策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