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墙了知道停了,欧盟紧急踩刹车,拒绝对华加税


“大鼻涕到嘴边知道甩了,车撞墙了知道停了,股票涨了你知道买了,犯错误判刑了你知道悔改了。”这一句小品台词十分适合拿来形容欧盟的表现。

特朗普要求欧盟对咱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欧盟这次却说了“不”。这场博弈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分之一体量的坚实底气。也是欧盟真的知道这会有多疼。

九月十五日,欧盟给了特朗普一个明确答复:拒绝跟随美国对咱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这个决定来得不易,特朗普团队从九月初就开始施压,甚至威胁如果咱中国继续与俄罗斯开展石油贸易,就要征收高额“二级关税”。

美国的施压,咱中国的反制

九月九日,特朗普团队与欧盟高层通话,话里话外都在施压,要求欧盟对咱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商品一刀切,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

表面说是要“经济施压俄罗斯”,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拿中国开刀,让美国坐享渔翁之利。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让欧盟先走一步,扮演“敢死队”,自己躲在背后观望。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玩这种套路了。2018年那场贸易战,欧洲就已经吃过苦头。这次特朗普还想故技重施,但欧盟似乎学聪明了。

咱中国这次可没惯着美国。在美方公布管制清单,把咱中国23家实体列入出口限制名单的次日,中国商务部就雷霆出击

商务部直接宣布对美国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一拳打得相当重: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一调查,直接打中了美方的供应链软肋。中方不再是口头抗议,而是动真格了。市场反应很说明问题:中方反制后,中国股市大幅反弹,美国股市则下跌,美债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大规模抛售。

欧盟拒绝跟随美国,根本原因是代价太大,根本承受不起。欧盟是全球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若同时得罪美国和中国,就相当于得罪了自己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

从数据来看,2024年咱中国制造业产值达5.7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33%。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产值约为3.7万亿美元,欧盟约为3.3万亿美元。咱中国制造业产值大体相当于西方七国集团(G7)的总和,甚至还略高一些。

这种体量不是任何地区能够轻易替代的。欧盟清楚,对咱中国加征100%关税意味着什么:物价立马飙升,通胀压力瞬间爆表,供应链风险急剧增加。

欧盟内部对企业界的反对声音很大。德国《商报》披露,欧洲不少企业已经明确反对新一轮对华关税,他们担心的不是政治压力,而是生意做不下去

汽车、光伏、电池、机械设备领域:欧洲很多制造业早就高度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一旦对咱中国加税,这些行业首先遭殃,

欧盟内部还有一堆不同意见。像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还在买俄气,法国和比利时也没断过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这意味着,对外政策根本统一不了,更别说要27国一致通过这种“极端操作”。

2018年那场中美贸易战,谁赢了?表面上看,美国对咱中国商品加了关税,可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没落着好。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当时中方一旦反制,美国通胀飙升、股市波动、美债被抛售,连带着全球市场都跟着抖三抖。后来连美国企业都出来说话了,要求政府“别再添乱”。

欧盟比谁都清楚这个教训。他们现在也面临高通胀、经济增长疲软、社会分裂严重的多重压力,一旦引发新一轮贸易战,后果不堪设想。

美欧的矛盾,咱中国的底气

美欧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虽然此前双方达成了阶段性贸易协定,但该协定在欧盟内部却备受争议。

据报道,75%的欧盟公民对欧盟委员会主席与美国达成该协定的行为表示不满。

该协定中包含多项对欧盟不利的条款,如美国单方面对欧盟加征15%的关税,同时要求欧盟对美投资约7500亿美元、采购额约6000亿美元(不含军工领域采购)。

即使欧盟层面签署了协议,具体执行仍需欧洲企业参与,而企业的资金由自身掌控,是否愿意真正兑现相关承诺尚无定论。美欧自身的贸易紧张关系已埋下隐患。

咱中国之所以有反制的底气,是因为制造业体量摆在那里。202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约为5.7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33%。

这是什么概念?基本相当于美国(3.7万亿)和欧盟(3.3万亿)加起来的总和。换句话说全球产业链的“发动机”就在咱中国。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嘴上说要“脱钩”,行动上却一直犹豫不决。他们心里明白离了中国,很多产业链不是“断一截”是整个塌了。

当前美欧均面临高通胀压力,而高通胀正是选民心中不满的重要诱因。自2020年以来,美欧经历了40多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近两三年来,美欧多国在选举后都出现了领导人更迭,核心原因就是民众难以承受长期高通胀带来的压力。若美欧再对中国商品大幅加征关税,中国采取对等反制,这些国家的商品价格势必会大幅上涨。

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局面是其国内选民难以承受的,而政治人物在决策时也不得不对此有所忌惮。

这场博弈还远没结束,但至少有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晰:靠蛮力推动单边主义,注定走不远。

真正的出路,还是在于合作和对话,只不过前提是所有人都得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少些胁迫,多点诚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欧盟的选择,也提醒美国:单边主义的道路走不通,真正的多边合作才是出路。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任何缺乏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都难以长期奏效。

欧盟这次拒绝跟随美国对咱中国加税,确实算得上是撞到墙了知道停了。这个决定不是出于对咱中国的偏爱,而是基于冰冷的现实计算:与中国脱钩的代价,谁也承担不起。

咱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分之一的体量,不是一朝一夕能替代的。从汽车到光伏,从电池到机械设备,全球产业链离不开中国制造。欧盟这次踩刹车,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这场博弈告诉我们,在国际关系中,实力才是硬道理。有了实力,才有谈判的底气,才有反制的勇气。未来之路不会平坦,但合作总比对抗好,对话总比对抗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匈牙利希望啥事没有:欧盟不想惹中国,美国也不想单干”

2025-09-16 09:56·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欧盟   紧急   中国   美国   关税   反制   通胀   全球   体量   欧洲   临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