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之子南京大学档案首次公开展出,看后感触很深令人泪目

2025年10月16日,南京大学校史馆首次公开展出吴石将军之子吴韶成的入学档案。这些泛黄的学籍卡与新生名册,无声诉说着一段跨越海峡的生死别离。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经济系的吴韶成,在父亲赴台前收到的20美元美钞,竟成永诀的见证。

吴石去台北前头,特地拐到南京,就为了看儿子一眼,儿子在中央大学念经济系,那会儿校园里头人心惶惶,南京“四一”的事情刚出,儿子跟他说了些学校里的情况,吴石听了,没多说,意思很明白,“日子不会太久了”,这话在当时那个气氛下,父子俩都挺压抑,他从钱包里掏出20美元塞给儿子,走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就跟普通人家父亲送儿子一样,后来吴韶成在文章里把这个事写了下来。

念经济学系,是家里人一块儿商量定的,吴韶成也坚持读完了,解放前,他爸还打过电话让他赶紧离开南京,他没听,非要跟同学老师们一块儿守着学校,这股劲儿,可能就是遗传,吴石自己都讲,“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为人民做的太少”,这种话,在他那个位置的人,平时哪会说,临走前这么一讲,也算是一种交代。

骨灰是1994年才合葬到香山的,其实结局1950年就定了,在台北马场町,人在牢里,纸上写着诗,“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那个年代的人,不太把情绪挂在嘴上,字里行间的意思都懂,不后悔,很坚决。

吴韶成毕业后,当了河南冶金厅的总经济师,他妹妹吴兰成,是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员,父亲走了以后,他们兄妹俩背着“国民党旧军官子女”的身份,一背就是23年,到了1973年,周恩来、叶剑英过问这个事,烈士的身份才算给追认回来。

2011年,吴韶成写文章回忆南京最后那次见面,好多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时间过去那么久,南京大学办展览,把他当年的学籍卡都拿出来了,学号3402,籍贯福建闽侯,浙江大学附中毕业,这些档案,冷冰冰的材料,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抉择,南大档案馆的王丹介绍,这些学籍卡、新生名册,不单单是一个人的求学记录,更是连接两岸历史记忆的桥梁,好多人就隔着玻璃柜看那些泛黄的文件,家国的选择,家庭的命运,历史的洪流,不是书里写的几行字,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东西,1950年那个清晨,吴石赴死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他心里清楚,他追求的理想,跨过了海峡,最后就落在了儿子的那张档案卡里,留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历史   南京大学   之子   感触   档案   南京   儿子   学籍   块儿   台北   名册   父亲   泛黄   中央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