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正尝试激怒中国,抗战胜利周年将至,日本天皇出访刷存在感

乌兰巴托的夕阳下,德仁天皇庄重地向战俘纪念碑献花。镜头前,他一脸悲情地称这是"向异乡亡魂致敬"。

可镜头外呢?南京城墙上的弹孔还在那儿清晰地诉说着什么,731部队的罪证还在那儿让人不寒而栗。

当加害者被包装成受难者,当侵略者获得廉价同情,历史的真相还要被这样颠倒多久?

编辑;CY

时间这把刀,切得真是够精准的

8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上枪声大作,日军挑起事端,全面侵华战争就此拉开序幕。88年后的7月6日,乌兰巴托纪念碑前花香阵阵,德仁天皇俯身献花,为死在蒙古的关东军战俘"致敬"。

这个精确到天的时间计算,可不是什么巧合。仅仅24小时的时间差,却折射出日本右翼精心的政治算计。

更让人血压飙升的是这组数字对比:1700名日军战俘 vs 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哪边轻哪边重,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可日本偏偏选择为那1700个侵略者哀悼,对3500万受害者却装聋作哑。

这哪里是什么"和平祭奠",分明就是给历史整容的政治秀

日本右翼的小算盘打得叮当响:既要刷存在感,又要给历史洗白,还要向美国老大哥献殷勤。可问题是,历史这东西,不是你想怎么包装就怎么包装的。

那些被包装成"异乡亡魂"的日军,正是当年在中国东北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数惨案的刽子手。

德仁在讲话中只字不提他们的侵略罪行,反而刻意突出他们在异乡的"悲情命运"。这种选择性记忆,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时间的模糊化,让年轻一代忘记那段血腥的历史。

这出戏背后的门道,可真不少

日本国内现在是什么情况?美国那边关税大棒举着,石破茂心里发虚得很。钢铁、汽车、电子产品,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方案对日本各个要害都是精准打击。

这个时候不找个出气筒转移注意力,还能怎么办?中国就成了最好的靶子。表面上是天皇的"和平之旅",实际上是日本政府的"政治投名状"。

就在天皇启程前几天,石破茂突然在石川县街头对中国发难,无端指控中国"军事支持俄罗斯"。这番在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挑衅,恰如为天皇的蒙古行奏响危险序曲

再看看经济层面的算计。3亿美元砸向蒙古稀土58%的对华依赖要摆脱。这哪里是什么文化交流,分明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

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近五年向蒙古矿业投入超3亿美元,目标直指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

蒙古的1700万吨稀土储量,对日本来说就是摆脱中国依赖的救命稻草。而蒙古则想借日本力量平衡中俄影响,双方心照不宣地做起了交易。

敏感的历史场域做交换筹码,这种操作真是够无耻的。

比比看就知道差距在哪儿了

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下跪,那叫真忏悔。日本天皇现在蒙古献花,这叫啥?给自己的加害者洗白。1970年,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成为战后和解的典范。

德国从未为纳粹分子建立纪念碑,更不会让国家元首前往祭奠。

更气人的是,明仁老爷子1992年在北京好歹还说了句道歉的话,德仁这位倒好,专挑侵略者的坟头去献花

明仁当时公开表示:"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这是日本天皇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中国领土上就侵华历史道歉

代际差异?说白了就是历史认知在倒退。明仁在位近30年从未参拜靖国神社,而德仁的历史观显然更加暧昧。

这种变化折射出日本历史教育的系统性偏差——年轻一代对侵略战争认知模糊,右翼势力趁机灌输"受害者史观"。

韩国那边对日本咬牙切齿,咱们这边保持战略定力,可人家的挑衅也不能当没看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希望日方切实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这句话看似平和,却字字千钧。

在北京卢沟桥畔,"醒狮"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重量和民族的尊严。

往后看,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日本这套历史修正主义的把戏会继续玩下去,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从政府发布《外交蓝皮书》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到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模糊战争定性,如今再到天皇亲自出访蒙古悼念战败士兵。这种策略已经越来越成体系了。

中日关系的复杂化也会是个长期过程,短期内想要根本好转,基本上别指望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选择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高调开展此类活动,目的不言而喻。

就是要在中国、韩国等战争受害国集体缅怀历史之时,插入一根"历史异见"的钉子。

不过换个角度想,咱们也不是88年前的中国了。高铁跑得比子弹还快,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今非昔比。实力摆在那儿,腰杆子硬得很。

日本再怎么蹦跶,也改变不了地缘政治的基本现实。蒙古向北是俄罗斯,向南是中国,这个地理铁律谁也改变不了。

当西方矿业巨头因环保争议暂停奥尤陶勒盖铜金矿扩建时,只有中国仍按协议履行供电义务。蒙古需要出海口,是中俄提供过境走廊;蒙古需要能源,是中俄提供稳定供应

地缘政治的每一次摇摆,都需要付出相应代价。而在这场较量中,时间和历史都站在正义一边。

结语

历史这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真相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正义也不会因为包装而变味

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表演注定是白费力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任何人的私心而停留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的挑衅,咱们应该怎么回应?你觉得维护历史真相最管用的方式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历史   日本人   中国   周年   日本天皇   蒙古   日本   天皇   纪念碑   政治   乌兰巴托   时间   华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