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票比7票,特朗普对华掀桌子,不许中企收购农田,中美交涉失败

“91票对7票,美参议院通过农地收购禁令,特朗普再掀中美风暴。”

美国农业数据中心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外资农业用地流入同比下降近36%,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更是跌至历史新低,仅占0.03%。美国对中国企业农业投资的封堵,已然成为2025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风暴眼。

农地收购禁令的背后

特朗普在6月,亲手将“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概念推向极致。白宫新闻发言人在最新发布会上强调,联邦层面正全力推进对中国企业在美农地收购的全面禁止,相关议案已在参议院以91:7高票通过。这一数字背后,是共和党与部分民主党罕见的共识。

北达科他州玉米厂事件作为导火索,被鹰派政客反复提及。该工厂距离美军基地不足20公里,被指或存在“信息渗透”风险。

自此,全美范围内“反外资农地”的情绪被点燃。截止6月,已有26个州完成相关州立法流程,部分州立法甚至追溯至数年前已生效的土地交易,提出“必要时可依法收回”已购置土地的表述。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在近期的国会听证会上,强调“犯罪分子、政治对手和敌对政权”已成为美国农业的最大威胁。

她明确点名中国,指责中国企业及相关资本试图渗透美国农业基础、威胁粮食安全。农业部将这一“对华反制”战略纳入《国家安全农业行动计划》核心任务。

美国农业用地结构数据显示,外资持有比例自2019年以来持续收缩。最引人关注的,并非中国资本实际持有规模,而是其象征意义。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中国资本直接持有的美国农地面积不足美国农地总面积的0.0003%。加拿大、荷兰、沙特等国持有量遥遥领先,却未被列为“威胁名单”。

美方在多份公开文件中强调,“境外敌对势力”正在通过农业投资,试图掌控美国农业供应链数据、影响农业科研走向。与此同时,农业部还在多州设立特别调查组,盘查2020年以来中国资本相关的土地交易,意图彻查“隐形风险”。

特朗普为何要对华“掀桌子”?

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谈判第二轮结束后,突然加码农地限制措施。美国国内分析普遍认为,这一策略既是对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又一次“精准打击”,也是2026年中期选举前巩固“铁票仓”的重要手段。

6月,美国农业出口协会报告显示,对华农产品出口总额较2022年高峰下滑19%,玉米、大豆等核心品类出口量持续下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中西部农民对贸易不确定性的担忧与愤怒。特朗普团队精确捕捉了这一情绪,借“粮食安全”话题塑造对外强硬姿态,试图重新凝聚农业州的选民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白宫近期多次将“收回已售土地”作为政策选项公开讨论。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要求,任何征用私人财产须公正补偿并经正当程序。相关法律团队已为此准备多起潜在诉讼方案,中资企业和个人购地者也在积极评估法律应对路径。

反制还是自毁?

中国商务部在7月初就美方最新禁令作出回应,指责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并强调美方举措本质是“经济问题安全化”。商务部发言人同时重申,中国企业和个人有权通过法律渠道在美维护自身利益。

中国多家大型农企已暂停对美新一轮直接投资,部分企业考虑将农地资产转为长期租赁形式,或通过第三国合资公司间接持有。业内分析认为,下半年中国对美农地投资规模将继续收缩,间接持有与租赁模式将成为主流。

业界普遍关注的是,美国此举对国际投资者信心的冲击。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资本市场对美国法律体系的可预测性与稳定性依赖极高。

若美国政府因“安全”议题随时调整规则、甚至威胁收回外资土地,将引发大规模信任危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6月的全球市场展望中,专门警告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等“对手”国家农地投资高调封杀,但对加拿大、荷兰、沙特等盟友国家的农地持有情况则一笔带过。

根据美国农业部5月发布的最新统计,加拿大资本持有美国农地面积超过3100万英亩,占外资总持有量的31%。沙特、荷兰等国资本也持有大量美国土地,但几乎没有遭遇公开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所谓“国家安全”在实际政策执行中被高度选择性应用。美国国会与白宫在政策倾斜上体现出明显的地缘政治考量,将经济问题上升为安全议题,实则将本来复杂的全球化经济活动政治化,服务于国内选举和国际战略。

美企在华获利,中企在美受限

6月,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持续增长。苹果公司最新财季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贡献了其全球总营收的22%。与之对应,中国企业无论在农业、制造业还是高科技领域赴美投资障碍重重。

美国一边以“自由贸易”旗号在全球招揽投资,一边以“国家安全”为由收紧外国资本,形成鲜明对比。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美国吸引外资的中长期预期,认为法律环境随政局变化而大幅波动,投资可预期性下降。

美国农地收购禁令不仅影响直接投资,更深层次地波及全球农业科技合作与供应链安全。美国农业技术协会年度报告显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对美国的合作意向明显下降。中国在全球稀土、种业、农机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倒逼美企加快本土化进程。

全球粮食供应链也受到波及。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通报,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间的政策壁垒加剧,粮食价格波动风险提升。美国农业出口商普遍认为,农地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影响未来10年美中粮食贸易结构。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虽为私人财产提供法律保障,但联邦和州政府可通过立法手段设限。多家中国企业已委托国际律师团队,准备向美国司法系统发起诉讼。业内律师分析,若因“国家安全”名义强行征收,需支付公允市价补偿,并开放司法复审程序。

有企业选择将所有权转为长期租赁,或以第三国主体持有,以规避政策风险。一些企业则考虑撤资,转向拉美、澳新等新兴市场寻求替代投资机会。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7-09 15:34:美国将开始限制中国公民及其他所谓“外国对手”在美国购买农田,外交部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中美   农田   桌子   美国   农地   农业   中国   中国企业   全球   资本   政策   国家安全   沙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