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熬夜的习惯,《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平均在零点后入睡,47%的人群在零点后入睡,13%的人群在凌晨2:00后入睡。从年龄来看,总体呈现“越年轻,越能熬”的趋势。95后每周都会熬夜的比例为53.5%,00后则达到63.1%。
大家都知道长期熬夜对健康的损伤很大,因为熬夜很容易导致睡眠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免疫力的下降和内分泌的紊乱,包括肥胖、癌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升高。
既然熬夜不是好习惯,那么早点睡应该问题不大吧,可是究竟什么时候睡,才算是早点睡呢?经常碰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可能为晚上七八点钟就睡了,那么这个时候睡,是不是对健康特别有利呢?
其实并不一定。
大家吃晚饭的时间基本是晚上6点左右,七八点就睡觉,相当于刚吃完晚饭1-2个小时就去休息了,进食后,我们胃的排空需要4-6个小时,所以太早睡,很容易导致一种后果,那就是影响胃的排空,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诱发胃病。
当胃没有排空的时候去睡觉,胃内食物还很容易反流,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
可见,太早睡,其实未必是好事。
2021 年 11 月,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旗下的《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加速度计衍生的入睡时间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研究》的研究论文。
此研究共纳入88,026名英国被试者,其中包括 51,214 名女性(58.2%)和36,812 名男性(41.8%),平均年龄为 61.43 岁。研究人员通过腕带加速度计收集了这些被试的睡眠开始时间和醒来时间的数据,还收集了关于年龄、性别、睡眠的规律程度、自我报告的睡眠时间类型、吸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 BMI、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等一系列信息。然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平均时长为 5.7 年的随访,发现有 3172 名(3.58%)被试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当中,有 43% 在凌晨及更晚睡,38% 在晚11~12 点间睡,而仅有 15% 在晚 10~11 点间睡,4% 在晚 10 点前睡。
在排除了混杂因素后,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入睡的时间点和心血管患病风险呈现“U”型关系。晚 10~11 点睡觉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小,太早太迟睡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凌晨(12 点)及更迟入睡患病风险最高。
的确,很多研究都支持这一个观点,那就是晚上10-11点睡是最佳的睡眠时间,既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
医生提醒:过了7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5点.
第一,过了70岁,睡觉不宜过早
很多人睡觉实在太早了,他们往往吃饱了马上就去睡,殊不知,睡觉太早,很容易影响到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消化系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吃饱了就睡,人也会睡得不踏实。
第二,过了70岁,睡觉也不宜过晚
太早睡不是一种好习惯,可是太晚睡同样不是一种好习惯,很多人到了零点以后还不睡觉,殊不知,这已经是熬夜了,长期熬夜,会破坏正常的睡眠规律,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变得越来越差。
长期睡不好,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疾病的来临。
第三,过了70岁,每晚睡觉的时间最好控制在7个小时
睡眠时间太少不利于健康,可睡眠时间太长同样不利于健康,医生提醒,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每天晚上保持在7个小时。
第四,过了70岁,睡前不要再吃夜宵了
很多人到了快睡觉的时候肚子又饿了,于是他们忍不住去吃夜宵,很多人吃的夜宵都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样长期吃,吃饱了就睡,人很容易变得更胖,而且也不利于睡眠质量。
第五,过了70岁,睡前能不喝东西尽量不喝
有些人睡前喜欢喝咖啡或茶,殊不知,这些饮料里含有咖啡因,能兴奋神经,让你睡不着;有些人睡前喜欢喝含糖饮料,殊不知高糖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如果尿量太多,势必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即便是白开水,睡前能少喝也尽量少喝,因为喝太多,同样会导致尿量增多。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