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新型灰色产业链!0成本套现48万,还不用还,真相如何?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如果有人跟你说,可以0成本套现48万,最重要的是根本不用还,大家会相信吗?

这一听就是假的,但是还有很多人都上当了,甚至在这过程中,还拉着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跳入这个火坑,最后下场就是身负几十万的外债成为“老赖”,每天睁开眼就是想办法还钱。

相信很多人都在想为何这些人这么傻,当央视《焦点访谈》这个节目将这条黑色产业链公布出来之后,大家才明白,换做是谁都会有些迷糊。

一套完善的产业链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上当呢?大多都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人,法律这东西对他们来说,还不如一顿饱饭来得实在。

他们可能是城市的边缘人,是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民工,是终日为几两碎银发愁的普通人,他们渴望钱,渴望到足以蒙蔽双眼。

要说这些人的骗术有多高明,倒也未必,他们更像是利用了规则的懒惰,第一步,先给你一套房。

中介会专门物色那些征信记录一片空白的“白户”,视若珍宝,称之为“好材料”,然后,一个炒房客粉墨登场,将一套低价收来的破旧二手房,以数倍的高价“卖”给背债人。

过户、贷款,中介全程代办,银行要收入证明?简单,随便找个公司盖个假章,银行要核实工作?行,提前给你一份话术让你背熟。

令人咋舌的是,一些银行的信贷员,似乎也乐于见到这种“省心”的客户,仅凭一份纸面材料就大笔一挥,几百万的房贷轻松到手。

背债人名下多了套天价房,而贷款的钱,早已被炒房客和中介瓜分干净,而房子到手,游戏才算真正开始。

他们会盯上装修贷,在空空如也的毛坯房里摆几桶油漆,放两把刷子,拍几张“正在施工”的照片,就凭这几张手机自拍,又一笔数十万的贷款就下来了。

银行客户经理甚至都懒得挪步去现场看一眼,为了证明还款能力,伪造的高额工资流水单P得比真的还真,居然也能顺利过关。

胆子再大点,还能玩“假还款”的戏码,中介会告诉背债人,先还掉之前一笔小贷,就能批下来一笔额度高得多的贷款。

背债人两手空空哪有钱还?没关系,贷款档案里会凭空多出一份“已结清证明”,这堪称魔术的操作,竟也畅通无阻。

更离谱的,是冒充农民骗取专项贷款,即便征信报告清清楚楚写着工作单位,中介也能“搞定”一份村委会的假证明,让你瞬间“返乡务农”。

信贷员心领神会地拉着背债人,在别人家的竹林或田埂上拍张合影,就算完成了“实地考察”,就这样,一个无业游民,在短短时间内,竟能被包装成有房有工作、有装修需求、甚至还在务农的“优质客户”,从多家银行套出数十万巨款。

钱到账了,梦也该醒了。

贷款一落地,就像滚烫的铁水被瞬间分流,流向了各个早已张开的口袋,炒房客高价卖房套现,赚得盆满钵满。

贷款中介抽取高额的“服务费”,一夜暴富,某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银行经办人,也拿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提成”。

那背债人呢?他们最初“一夜暴富”的美梦,在看到银行卡余额的瞬间就碎了一地,几十万的贷款,真正能到他们手里的,可能只有一两万的“辛苦费”,甚至分文不得。

他们得到的,只有名下那套根本不值钱的房子,和一份份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银行债务清单。

几顿免费的午餐,可能毁了一个人一辈子

这场骗局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沉重,对背债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人生的毁灭,他们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最终却发现自己成了唯一的输家。

巨额的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征信报告上那道刺眼的污点,将伴随他们终生,一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赖”,他们的人生就被这笔“横财”焊死了。

坐不了高铁飞机,去不了高档场所消费,甚至子女的教育和未来,都会因此蒙上一层阴影,为了那点虚无缥缈的快钱,他们典当了自己后半生的所有可能性。

对于金融机构,这是实打实的巨大损失,是金融大厦地基上的白蚁,一笔笔不良贷款,侵蚀的是银行的资产安全,更是对整个金融管理秩序的公然挑衅。

而对整个社会而言,这种行为稀释的是信用的价值,当“诚信”二字可以被随意买卖和践踏,当投机取巧成为一条可行的“捷径”,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又将剩下些什么?

结语

这起案件,与其说是骗子手法通天,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金融风控体系中那些不堪一击的角落。

为什么一份假证明、几张摆拍照片,就能如此轻易地骗过层层审核?这背后,是部分金融机构深入骨髓的形式主义。

当客户经理满足于“材料齐全”,而懒于去进行最基本的“事实核查”时,风险的闸门就已经洞开,当业绩考核的压力大过了风险控制的责任,当内部管理的螺丝松了扣,骗子们自然就能乘虚而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老话虽然朴素,却藏着最深刻的道理,信用是一张通行证,它无形,却决定了我们能在现代社会里走多远,当这张通行证因为贪婪而失效时,人生的路,或许也就真的走到头了。

参考资料

金羊网2025-07-20 《央视曝光“职业背债人”产业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科技   产业链   真相   灰色   央视   成本   贷款   银行   中介   信贷员   都会   慧心   瞬间   材料   引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