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Z
只要是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国家犯下的滔天罪行。
整整十四年抗战,3500万同胞倒在了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
可以说,日军当年踏过的每一寸国土,几乎都浸透了中国人的鲜血。
虽然抗战胜利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我们这些记得历史、懂得感恩的后人,从未忘记过那段苦难。哪怕时间过去再久,那些伤痛也不该被抹去。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身居高位,却一再为当年侵华的日军说好话。
他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还在国际场合到处替日本开脱,说什么“日本不用向中国道歉”这种昧着良心的话。
这个跪舔日本、胆敢为侵华日军洗白的人叫马立诚。
1946年,马立诚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那时候,南京大屠杀刚过去不到十年,整座城市虽然慢慢恢复了生机,但战争留下的伤痕还清晰可见,街头巷尾都能感受到当年苦难的影子。
马立诚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生活过得挺艰难的。
不过他特别喜欢读书,哪怕是外文书,他也四处找来啃。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一传出来,就像给无数年轻人点亮了一盏灯。
那年已经31岁的马立诚没有犹豫,立马报名参加考试。
靠着多年来的积累和不懈努力,他顺利考上了武汉大学历史系。
进了大学后,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拼命充实自己,生怕错过任何提升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他进了新闻圈,最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工作。
他写文章有自己的风格,敢说敢写,不少年轻人都特别喜欢看他的东西,很快就在圈子里崭露头角。
后来凭借才华和经验,他调到了《人民日报》,担任主编一职。
在这个重量级的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写作的热情,推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
《交锋三十年》这本书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续两年登上国内畅销书榜首。
那时候的马立诚,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从一个苦出身的孩子,一路拼到主流媒体的核心岗位,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榜样。
2002年,马立诚有机会前往日本参加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这种活动本来是为了增进中日两国的相互了解,属于很正常的学术交流。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这趟日本之行,竟彻底改变了他的立场,把他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刚到日本,马立诚就受到了“贵宾级”待遇:住五星级酒店,吃米其林大餐,出门还有人陪同安排,几乎事无巨细。
看起来像是文化交流,实际上却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公关攻势”。
交流期间,话题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南京大屠杀。
日本那边的学者倒也不直接否认,而是用各种模棱两可的说法搪塞:比如说什么“那只是战争期间的伤亡,并非蓄意屠杀”,还拿出一些所谓的“照片证据”,什么日本兵给中国孩子发糖、和村民合影之类的,硬说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也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影响,马立诚竟然开始动摇了。
是虚荣心也好,是利益诱惑也罢,反正他开始相信这些话,哪怕它们明显经不起推敲。
等他回国后,整个人就像变了样。
他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公开发文,为日本辩护,声称“日本已经道歉很多次了,中国别再翻旧账”。
但他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民间,从来没有真正、彻底、诚恳地为当年的侵略行为道歉。
接着,他出版了一篇名叫《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内容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他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说那是“凭空捏造”,还质疑30万遇难者的数字,说那是“夸大的谣言”。
更荒唐的是,他把当年的侵略战争责任反倒甩给中国人,说是因为中国军民反抗才引发冲突。
他甚至主张中国应该主动靠近日本,以此来提升国际话语权。
他的言论早已背离了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立场,毫无底线地为侵略者张目,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背叛,更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
马立诚那篇文章一发出来,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震惊了:谁能想到,一个出生在南京、曾经还挺受尊敬的知名主编,竟然能说出那样的话?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早已被无数铁证盖棺定论。
当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用16毫米的摄影机拍下了日军的暴行,这些影像后来直接作为东京审判时的重要证据。
还有日本银行职员堀越文夫,他悄悄保留的一本相册中,就有五张真实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什么紫金山脚下尸体堆成山、日军在中华门悬挂“祝南京陷落”横幅,还有拿着刺刀在尸体旁炫耀的士兵……哪一张不是血淋淋的事实?
面对这么多摆在眼前的事实,马立诚却偏偏装聋作哑,还跑出来替日本开脱。
他那一番言论,直接把全国人民气得炸了。
骂他是“汉奸”的、要求彻查他的,全网一片愤怒。
《人民日报》很快就解除了他的职务,其他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批评,一时间,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眼看在大陆混不下去了,他跑去了香港。
本以为能在那边继续活动,结果他还是太天真了。
香港也有不少爱国同胞,对他的行为一样深恶痛绝。
他非但不收敛,反而更猖狂,参与乱港活动,支持暴力分子,甚至公开发表言论说“爱国者都是暴民”这种话,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连香港的年轻人都看不下去了,一群人找到他,给了他“应得的教训”,把他痛揍了一顿。
现在你在网上搜“马立诚”这个名字,跳出来的几乎全是骂声和批评。
他以前那些写得挺火的书,如今也没人愿意提,早就被人打上“丢人现眼”的标签,连曾经的读者都觉得恶心。
从当年那个风光无限、受人追捧的主编,到现在成了千夫所指的“卖国贼”,他这一路跌下来,说到底也怪不了别人,完全是他自己走错了路,自作自受。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2015-12-12,马立诚:日本政府领导人就战争责任问题做了25次正式道歉
百度百科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