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小暑已经过去多日,再有不到10天的时间,就会进入伏天,今年三伏天是从7月20日开始的,也就是说现在距离入伏仅剩9天时间了。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而随着入伏的到来,天地间阳气会达到最鼎盛的一个阶段,而且人体也会面临着“外热内寒”的困局,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夏季过度贪凉吹空调、嗜冷饮,更易使寒邪内伏,秋冬易发关节痛、反复感冒。
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还有生活方式,在饮食上,要多补一补,正如老辈人说的那般“入伏不补,秋冬受苦”。在这个时候,多补充营养,那么整个的三伏天也会变得更加的舒坦。
中老年人应该如何去补呢?
在高温之下,人体会降低暑热,就会大量的流汗,而这个时候阳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此时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一个情况,而且因为流汗比较多,营养物质流失的也会比较多,如果不注意滋补的话,还会加剧自身的疲劳,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在养生学当中,有提到肾阳为生命根基,主管腰膝。在夏季心火亢盛,若肾阳不足,易腰酸腿软、足跟痛,甚至夜尿频多。此乃“上热下寒”之象,需温肾固本。所以对于老年人年来讲,这个时候进补的一个原则,就是“扶阳”,护住身体的阳气。
距离入伏还有9天,建议中老年:多吃“扶阳三宝”,三伏天腿脚好,那么这个扶阳三宝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第一宝:干贝
干贝(瑶柱)性平偏温,归肾经,富含优质蛋白及锌元素。锌是维持免疫力和生殖功能的必需元素,每100克干贝含锌量达6.8毫克,可温补虚损,尤其适合腰膝酸软者。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尤其的适合。
做法:干贝50克热水泡发撕丝,加肉末50克、鸡蛋3个、葱花拌匀。热油煎至双面金黄,趁热食用。蛋白质与锌协同补益肾气,晨食最佳,助阳气升发。
第二宝:仔姜
它被誉为是驱寒醒脾“阳火苗” ;其性辛温,被誉为“扶阳第一菜”,其姜辣素可扩张血管,加速排寒湿,提升15%基础代谢率。仔姜辣味柔和,更宜中老年肠胃。
做法:仔姜切片盐腌1小时,清水漂净。紫苏200克加陈醋500ml、冰糖100克煮汁,冷却后浸泡仔姜,密封1小时即食。 醋收敛姜辛不伤阴,紫苏解表化湿。晨起空腹吃3片,驱一夜积寒,助脾胃苏醒。
第三宝:牛肉
它被称之为益气养血“肉中参”;其性温,补虚劳、益气血。《本草拾遗》载其“安中益气,养脾胃”,搭配白萝卜炖煮,既扶阳又生津,化解肉食燥性。
做法:牛排750克焯水后炒香,加花椒、干辣椒、热水炖1小时。入白萝卜块再炖30分钟,盐调味即可。牛肉富含血红素铁,预防夏季贫血乏力;白萝卜通腑降气,避免补而生滞。
在小暑到入伏这段时间,一定要为身体打好基础,所以中老年人,在饮食上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多吃一些扶阳的菜,比如前面提到的牛肉、仔姜还有干贝,都是很不错的食材,另外像黄鳝、泥鳅之类的也可以去吃,注意要少吃油炸的食物,还有高糖的食物。
这个时候正好是补阳的黄金期,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讲,多吃一点扶阳食物,可以更好的强健脾胃。在《摄生消息论》中也有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顺应天时扶阳固本,这个才是当下需要去做的。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