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贵州大曲80年代”焕新上市发布会暨《这一站,贵州》纪录片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标志着这一承载岁月记忆与贵州酿造精神的经典酱香酒正式开启新征程。
本次焕新不仅在产品设计和技术防伪上实现突破,更将文化传承、美学表达与时代情感融为一体,为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品牌体验。
发布会现场,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管理层与全国经销商代表齐聚,共同见证焕新时刻。酱香酒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宗强指出,“贵州大曲80年代”以贵州为名、以民族为魂、以记忆为梦,是对时代风味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现代表达。
发布活动还同步启动了由贵州卫视联合纪录片团队打造的《这一站,贵州》第四季,以贵州文物与历史为主线,解读文化根脉。现场融合非遗时尚走秀、防伪科技展示与音乐演绎,让“贵州大曲80年代”成为贯通历史与当下的文化载体。这一焕新之作,不只是一次产品升级,更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文化致敬与记忆重构。
01岁月烙印
文化淬炼中的传承与创新
上世纪60年代是员工的“口粮酒”,上世纪70年代成为酒客追捧的经典酱香酒,上世纪80年代走入千家万户,“贵州大曲80年代”的历程烙印着时代年轮,作为镌刻鲜明时代印记的产品,饱含了贵州人民的淳朴与勤劳,承载了时代交替与传承的使命。如今,重启十年,焕发新彩,再启新程。
酱香酒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宗强致辞
“产品名中的‘贵州’二字,既是对黔山秀水孕育酱香的礼赞,更肩负代言贵州的使命。品牌从深山河谷走向万家灯火,印证‘贵州名片’的影响力。”在致辞中,陈宗强从“以‘贵州’为名,续写同根之缘”“以‘民族’为魂,奏响文化之歌”“以‘记忆’为梦,探寻时代之味”三个维度诠释了“贵州大曲80年代”焕新的深意。他说,80年代承载了一代人的拼搏记忆,焕新后的“贵州大曲80年代”,融合了民族特色和品牌内涵,让一瓶酿自贵州茅台的酒,承载贵州民族非遗的魂,让民族特色焕发光彩,让消费者品到茅台酱香,“让世界听到贵州的声音”。
02匠心焕新
富含文化美学的防伪科技
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喇叭裤、迪斯科、双卡收录机是那个年代的流行记忆,一曲《80金曲串烧》表演结束后,发布会进入高潮,现场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见证“贵州大曲80年代”焕新上市这一重要时刻。
演员精彩表演
随后,产品设计团队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全新的设计细节与升级创新。据了解,酒瓶的瓶身设计复刻了80年代的信息传播符号,透明画纸纹理模拟岁月肌理,报纸元素重组历史节点;瓶盖提炼苗族蜡染几何纹与铜鼓纹,通过模具成型与精密丝印工艺呈现。外包装创新对角布局,主标识以光刻工艺立体呈现蜡染底纹,呼应“多彩贵州”意象。
另外,每枚标签含独一无二的随机纹理,嵌入微缩文字;“酱香”文字具金属浮雕感,“茅台”字样随角度产生动态变形;红蓝纤维丝紫光灯下显色,四角荧光圆点遇高温永久变黑;扫码可查生产批次、经销商信息,首次查询锁定数据,全程透明可追溯。
03看见历史
文化赋能启时代新章
活动过程中,第四季《这一站,贵州》也同步启动,该片是由贵州卫视原创并联合国内著名纪录片团队共同打造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以贵州文物和历史文化为主线,解读贵州历史,探索贵州脉络。主创团队代表刘敬源现场分享了纪录片的创作灵感以及创作背后的感悟。
贵州广播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刘敬源进行分享
当T台灯光亮起,身着贵州“村T”非遗改良服饰的模特手持焕新产品踏歌而行,银饰流光映照瓶身报纸纹样,传统非遗与现代防伪标签碰撞出时空对话。
酱香酒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秀权祝酒
“贵州大曲80年代”的焕新,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一场关于记忆复苏、文化自信与时代对话的远征。它以一瓶酒的温度,让贵州的多彩故事流淌进万家灯火,让“记忆里的味道”成为未来共同的味觉乡愁。当蜡染纹路遇见防伪科技,当“村T”时尚对话复古瓶身,“贵州大曲80年代”正以一瓶酒的容量,盛放一个时代的星辰大海。
来源:茅台酱香芳华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