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市场,大家是不是很惊讶
早上,指数最高冲至3899.96点,距离3900点仅差0.04点。3900这个数字像一道门槛,看得见,却未跨过。
午后市场回落,最低跌至3801点,三大指数翻绿,走势震荡剧烈。
如果只看结果,很容易得出“多头乏力”“行情见顶”的判断。
但如果我们多问一句:这波冲高,到底是谁在推动?谁在撤退?量能结构是否支持持续突破?
这些问题,或许比“破不破3900”本身更重要。
从技术面看,3900点并无明显阻力,成交量也未明显萎缩,为何偏偏卡在最后一步?
答案可能不在技术面,而在市场资金。
从今天的复盘,笔者注意到,本轮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股,尤其是科创板中的半导体、AI算力和机器人产业链。
这些板块在早盘集中发力,推动指数快速冲高。
但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压舱石”板块的银行、保险、券商等大金融,不仅没有助力,反而整体走弱。
特别是午后,券商板块跌幅扩大,成为拖累指数的主要力量。
这与以往行情有所不同。
过去,每当指数接近关键点位,往往是金融股率先发力,形成“旗手效应”。但这一次,它们更像是在“踩刹车”。
更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尾盘部分券商股出现集中卖单,盘口显示短线抛压较大
这种行为是否为资金意在控速,尚难以证实。
但有一种可能是:当前市场并不希望指数快速突破,而是倾向于“慢牛式”推进。
通过压制权重股的涨幅,避免市场情绪过热,也为后续更稳健的上涨预留空间。
因此,笔者认为,3900点未必是“不能上”,而更可能是“不想现在上”(是否形成慢牛仍需后续量能配合)。
再看科技主线。
过去一周,国产算力、AI应用、机器人等方向轮番表现,积累了一定涨幅。
但从今天盘面看,这些板块的领涨龙头已开始出现分化。
笔者观察到几种典型走势:
1、有些个股在冲高后进入横盘震荡,成交量逐步萎缩;
2、有些则出现明显回调,但仍在短期均线之上企稳;
3、还有一些走出了“单阳之后连续小阴小阳”的整理形态。
这些信号表明,前期强势的科技股正在经历一轮技术性休整。
但是笔者认为,若把近期上涨定义为趋势上行,则当前或进入技术性的换挡整理,能否重拾升势仍取决于增量资金与基本面变化。
而在这个空档期,市场风格悄然切换:连板题材开始活跃。
首开股份走出12天11板,天普股份复牌后连续12个一字板,即便大盘回落,这两只个股依然封死涨停。(切勿盲目追高或重仓博弈)
这种现象说明,短线资金的市场情绪还是很强。
当趋势型资金暂时休整,情绪型资金自然流向高弹性的题材品种。
这是一种典型的“过渡期”特征:趋势交易退潮,情绪博弈升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权重的持续支撑,指数很难真正突破平台。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科技股一回落,指数就迅速走弱的原因。
如果说3900反映方向,那么成交量,才是真正揭示市场“真实参与度”的关键指标。
今天两市成交额3.135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7584亿,创年内第三。
但如果我们拆解结构,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早盘缩量冲高,午后放量回落
上午冲高至3899点时,没有明显放大。反而午后跳水过程中,虽然指数下跌,成交量却放大。这可能说明抛压主要来自前期获利盘兑现。
2、科技股放量上涨,但未能持续
半导体、AI硬件等方向早盘明显放量,但随着板块整体进入震荡,资金流入速度放缓。这表明,增量资金并未大规模进场,更多是存量资金的轮动。
综合来看,今天的量能结构呈现出一种“局部活跃、整体谨慎”的状态。
市场并不缺乏热点,也不缺短线热情,但缺乏持续的增量资金推动全面突破。
这就像一辆车,发动机已经点火,轮子也在转,但油门被轻轻踩着,没有全速前进。它不是故障,而是驾驶者在控制速度。
综合来看,今天的冲高回落,并非行情结束的信号,反而更像是一个节奏调整的过程。
在这种环境下,更重要的是观察:下一个“共振点”何时出现?(切勿盲目追高或重仓博弈)
是科技股完成调整后再度放量启动?
是大金融板块突然发力,打破压制?
还是某外部因素,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答案不在预测中,我们能做的,是保持观察,保持耐心,在喧嚣中守住逻辑,在波动中识别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