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苏超”,如何让所有人“赢麻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陶韬

今年夏天,“苏超”(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赛场,成了狂欢剧场。各地政府、球队、景点轮番上场,玩梗、互动、调侃,让13座城市的心脏与足球同频跳动。

6月21日晚,大雨中常州球迷在现场为自己的球队呐喊助威。图源视觉江苏网。

与此同时,各类赞助商蜂拥而至,大到百万级“金主”、小到烧烤小店。流量如何变为收入,苏超是否有“钱”途?哪些城市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泼天热度下,赞助商们能从中分几杯羹?潮新闻记者试做观察。

“苏超”赞助商数量翻两番

赛场上一决胜负,赛场外“抢着赞助”

“在上周泰州和徐州的比赛里,宇视科技提供的冰桶第一次上场。我作为赞助商的代表也‘蹭’上了门票,领取了工作福利。”黄海峰是浙企宇视科技驻江苏办事处的员工,他没想到公司会“跨界”关注“苏超”,甚至成功“抢”到了官方赞助商的席位。

浙江企业企业宇视科技作为“苏超”官方赞助商提供的冰桶。图源受访者。

当然,宇视科技可不是唯一一家想把自己送进“苏超”的浙江企业,它只是下手最早的一个。这几天,“散装阿里赞助散装江苏”的话题刷屏网络,“阿里系”的淘宝闪购、支付宝、花呗、余额宝四大品牌,先后官宣冠名常州、徐州、无锡、扬州四支球队,连没有下场的菜鸟和闲鱼也纷纷被网友提醒:快选赞助哪支球队吧,留给你们的选择不多了。

赞助市场历来是衡量一个体育赛事受欢迎程度的晴雨表。根据公开信息,“苏超”开始时,共设置了总冠名商、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5个类别的赞助商。根据“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官微推文,自5月初“苏超”开赛至6月11日,始终是由6家赞助商“撑门面”。6月12日,赞助商一跃升至19家,同时增加1家公益支持单位,宇视科技也就是在这一次“更新”进了名单。随后,名单不断刷新,截至7月2日,赞助商已有27家,公益支持单位为2家。

赞助商变化,截图自“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微信公众号。

要想加入“苏超”赞助席,价格是多少?据澎湃新闻6月13日报道,苏超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的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人民币。即便如此,仍是一定程度上的“一席难求”,而江苏银行独家冠名赛事的费用大约在800万元。潮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赞助商关于金额签订了保密协议,但可以确定的是,“最近相关工作人员的确是忙得飞起”。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苏超”的13支球队也拥有各自的赞助商。多场赛事直播画面中都出现了本地品牌,比如徐州的汴塘煎饼、江阴的惠友骨科医院、常州的东哈·东北街边烧烤等。其中,连云港的“左心房”奶茶铺店主曾向媒体透露,赞助的价格为3万元5场。

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赞助商们会怎么创造热点、能盈利多少,还有待持续关注。

足球赛场踢来文旅好球

“不差钱”的苏大强,也做“流量捕手”

就像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贵州“村超”一样,如今,苏超正成为一场现象级“全民狂欢”。这波热度,能提前预知吗?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认为,“苏超”可以说是贵州“村超”的升级版,有“村超”做铺垫,全省联动的“苏超”引发大众关注并不难预料,“当然,‘苏超’能火当地可能早有预期,但能够这么火应该早已超出预期。”

6月29日,游客在泰州市海陵区老街景区品尝泰州早茶。图源新华社。

问题来了,向来都是“不差钱”设定的江苏,为什么也要争做“流量捕手”?

答案或许在“体育+”的撬动效应上。6月13日,在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强调,要全力以赴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积极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也曾表示,下一步,江苏将继续以文化为内核、以体育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活动,以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新场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消费,进一步满足大众需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叫好的是“苏超”赛事,叫座的是文旅消费。

江苏不少景区推出了“苏超”特别活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推出“南京进球送免费门票”“拿着观赛票根享半价优惠”等活动;扬州市民可以手持身份证走进常州景区;盐城推出“观鸟+观赛”套餐;常州将萝卜干炒饭嵌入观赛套餐;球迷可凭“苏超”比赛票根在淮安市盱眙县享受龙虾宴门票七折优惠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位列第13位的常州,凭借烧烤店赞助、恐龙来助阵等话题,营商环境和城市文旅特色都被外界盛赞,成为“苏超”最大赢家之一。据常州日报报道,6月21日,常州主场迎战南京,当天常州各大景区预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苏超常州”相关抖音热点65个,“全国文旅给常州加油”等5个热点进入抖音热榜TOP1,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1亿。

球迷在江苏淮安“苏超”市集选购各类赛事周边产品。图源新华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苏超”的火爆,对外,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力,宣传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提升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对内,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增强城市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是顺应体旅融合的趋势,流量经济能吸引大量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直接带动旅游、餐饮、购物等消费。

“大家可能知道‘散装江苏’的梗,但你知道‘13太保’分别是哪些吗?这次13支球队、13座城市,同台竞技,也就是同步出圈,”孙小荣说,可能网友在“苏超”赛期看的是热闹,但这波“十三太保”轮流刷知名度带来的城市美誉度、文旅驱动力都不可小觑,江苏当然能看懂其中的价值。

引入“资本”不改初心

“苏超”探路,狂欢之后留下什么?

“超+”这条路,不少城市走过。贵州“村超”于几年前先行探路,“苏超”今年再造现象级热点。引得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抄作业”:2025赛季“粤超”计划于7月至10月期间举行;赣超联赛(即2025江西省城市足球联赛)预计将于7月中旬开赛。从“苏超”的火爆中,可以学到什么?流量来了,“钱”途又在何方?

6月29日,市民、球迷在南通市内一处商场观看比赛直播。图源新华社。

关于预期收获,赞助商有话想说。“宇视赞助‘苏超’,喜欢就是这种接地气的氛围,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数字体育事业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在积极争取产品走进赛场,通过合作积累经验,开发更贴合体育场景的AI应用,助力数字体育朝着智能化大步迈进。”宇视科技品牌经理王慧凝说。

“对于赞助商来说,品牌露出,就是品牌扩散,能够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从而将球迷转化为用户。”孙小荣认为,只有聚合流量,才能产生综合消费。对江苏省以及13个地级市来说,城市品牌形象的重塑和传播,往往是无形的“钱”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聚合城市发展要素的各个维度。

随着赞助商名单不断变长,部分网友表达了关于“苏超”是否会被“资本”裹挟而“变味”的担心。如果过于注重“钱”途,“赞助商”们,会不会成为左右“苏超”力量?

6月14日,球迷们在“苏超”球迷高铁专列上合影留念。图源新华社。

“只有引入商业化运作,体育活动才更有可持续发展力和生命力。而如何平衡,关键在于规则的制定,对规则的遵守,以及行业协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规则监管。”孙小荣认为。

“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周边文创、餐饮合作、场地广告等赛事衍生环节。但要想‘不改初心’,应当划定红线,以及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曾刚举例,应该规定商业化行为不得压缩业余球员参赛比例、不得过度抬高观赛门槛、不得异化地域文化符号等红线,以及不得涉足赛程设置、裁判标准、球员资格等赛事竞技本身环节等。也可以成立由江苏省足协、高校体育学者、媒体代表、球迷协会组成的第三方监管委员会,对资本运作进行监督。

曾刚建议,除了继续做好“体育+文旅”功课,推出跨城市文旅套餐,如联合打造“足球文化旅游线路”等。接下来,江苏还可以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友谊赛、交流活动等,进一步扩大联赛的辐射范围;在“苏超”的品牌建设方面,可以制作赛事纪录片、专题节目等,深入挖掘赛事背后的故事和球员风采,以及举办年度颁奖盛典、球迷见面会等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体育   所有人   苏超   赞助商   常州   城市   江苏   江苏省   赛事   球迷   新华社   热点   足球联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