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值得人们穷尽一生去深度探索。它宛如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信仰支柱与精神归宿,23亿基督教徒、20亿穆斯林以及2000万犹太教徒,皆将其奉为心中无上的圣地。然而,各教派都坚称对耶路撒冷拥有归属权,这让它频繁成为全球焦点,也沦为文明冲突的关键战略要冲。虽被冠以“和平之城”的美誉,可在现实中,耶路撒冷从未真正享有和平。在其长达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里,它被不同种族征服,历经40多次毁灭的重创,又十余次在废墟中重生。从犹太人满是悲怆的哭墙,到耶稣受难走过的苦路,这座城承载了无尽伤痛,直至今日,纷争仍未停歇。作为巴以冲突的核心,以色列宣称并实际控制其为首都,巴勒斯坦虽满心向往,却始终难以真正拥有。那么,耶路撒冷究竟是座怎样饱经沧桑的城市?为何“和平之城”总是与和平绝缘?本期,让我们跟随“两个太阳”的视角,一同走进这座世上最悲情的城市——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坐落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犹大山区,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岁月长河中历经无数兴衰。以色列,作为亚洲四大发达国家之一,实际掌控耶路撒冷,并将其定为首都。城市的新城区,基础设施高度现代化,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而在城市中心,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便是耶路撒冷老城。这里留存着众多历史与宗教遗迹,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尊崇的圣地。有人笑言,在这片土地随意挖掘,都极有可能发现千年古迹。
早在3000年前,犹太人就在此建立了首个国家政权——大卫王朝。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西南角,矗立着历史悠久的大卫塔。这座始建于公元1世纪的塔楼,曾是犹太人防御要塞的重要部分,旨在纪念大卫王统一国家并定都于此。大卫塔在历史中多次被毁又重建,如今我们所见的模样,是500年前重建后的成果。
老城区东部的圣殿山,传说上帝曾在此与人类相遇。大卫王之子所罗门来到此地后,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又称第一圣殿。自那时起,圣殿山便成为犹太人心中最神圣之地,直至今日,无论犹太人身在世界何处,祈祷时都会虔诚地面向圣殿山方向。然而,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无情摧毁。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流亡,犹太人陆续回归故土,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起了第二圣殿。但仅仅600多年后,罗马帝国再次攻占耶路撒冷,第二圣殿也惨遭焚毁,最终仅留下一段长50米、高18米的残垣断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这段墙壁,便是如今犹太人的圣地与精神凝聚之处——哭墙。千百年来,流亡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只要回到耶路撒冷,都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哭墙因此得名。信徒们面对哭墙念念有词,身体随着祷告节奏前俯后仰,那份虔诚令人动容。
公元7世纪,尊奉真主安拉的伊斯兰教兴起,随后穆斯林征服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圣殿山上开始出现清真寺。始建于公元688年的圆顶清真寺,以其耀眼的金色圆顶闻名于世。建筑外墙精美的花纹搭配古兰蓝色系彩釉陶砖,尽显宏伟神圣之气,如今它已成为耶路撒冷天际线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据《古兰经》记载,先知穆罕默德从这里升天与上帝相会,史称“夜行登霄”,因此这里成为穆斯林最重要的圣地之一。虽名为清真寺,但圆顶清真寺的历史和宗教意义早已超越普通清真寺范畴,如今它更多被视作一座纪念性圣殿,与旁边的阿克萨清真寺共同组成阿克萨清真寺建筑群。阿克萨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05年,经不断修缮增建,逐渐形成如今规模。其圆顶由铅覆盖,呈银色,故而也有人称之为“银顶清真寺”。尽管阿克萨清真寺外观不如圆顶清真寺壮观,但整个清真寺园区却以阿克萨命名。如今,这里是仅次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不巧的是,两座清真寺的位置恰好与之前犹太人的两座圣殿重合,圣地的重叠引发了激烈的宗教纷争与深厚的历史积怨,让这片仅0.1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无数仇杀与血泪。而当今巴以冲突的根源与焦点,便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问题上。
实际上,在阿拉伯人统治耶路撒冷之前,这里处于罗马帝国掌控之下,犹太教也受罗马人控制,犹太平民对此极为不满,他们迫切期待救世主降临。于是,脱胎于犹太教、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基督教应运而生。作为耶稣受难、复活与升天之地,耶路撒冷自然而然成为基督教的圣地。在基督教传统中,苦路是耶稣生命中走过的最后一段路,从被审判鞭打,到被钉上十字架直至最终处死,这条路见证了耶稣生命最后时光的每一步。后人将这段路上发生的事编号,共确定了14个站点。当人们置身于这些狭窄巷道、石板路与古老建筑之间,仿佛穿越时空,能真切感受到耶稣所承受的痛苦与牺牲,以及信仰的强大力量。苦路的最后一站便是圣墓教堂,因耶稣在此地死亡并被埋葬,所以圣墓教堂被视为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信徒与游客前来朝圣参观。教堂中心便是耶稣的墓室,尽头的石棺按《圣经》记载应该是空的,因为3天后耶稣复活了。由于耶稣先进的宗教思想对犹太教发展构成威胁,于是出现犹大向罗马人出卖耶稣,导致耶稣受难的悲剧。来到耶路撒冷老城西南面的锡安山,据说耶稣曾在此进行最后的晚餐,并在此遭受背叛与逮捕,因此锡安山也是基督教徒朝圣与纪念的重要地点。耶稣的思想在信徒传播下,使得基督教逐渐盛行,甚至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人为美化自身历史,指责是犹太人犹大害死了耶稣,在此后的千百年间,整个西方世界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诋毁与仇视。
同样在耶路撒冷城西,有一座外观简洁、无任何色彩装饰的纪念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它记录着犹太民族迄今为止所遭受的最恐怖噩梦。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统治下,600万无辜犹太人惨遭屠杀,这里详细讲述着那段黑暗历史,时刻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反思过去,以促进世界和平。
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橄榄山上,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墓地,无数密密麻麻的石棺布满整个山丘。此地被认为是末日审判时复活的地方,所以即便千百年来犹太人屡遭驱逐,死后也要回归并安葬于此,这充分展现了犹太民族回归故土、扎根圣地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今,犹太人依旧坚信会在圣殿山原址上建立起他们的第三圣殿,然而,全世界20亿穆斯林在此建立的第三圣地,使得历史的交错与命运的纠葛在耶路撒冷深深扎根。数千年来,这座城市不断重复上演着冲突与杀戮、征服与摧毁的悲剧,在不同国家、宗教与文明之间辗转。耶路撒冷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却也背负了无数人的痛苦。面对人们对权力、信仰与土地的渴望,如何守护和平,耶路撒冷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题。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