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55年10月21日,云南德宏,一个持续了512年的世袭王朝正式终结。
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皇帝,可在西南边陲,有个叫芒市的地方,土司家族依然控制着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军队,收着百姓的租税。
这个故事,得从明朝说起。

放姓家族在芒市当了23代土司。
你可能觉得1500平方公里不大,差不多两个新加坡的面积。可在那个年代,这块地盘足够建立一个小型政权。

芒市土司的辖地东到龙陵,南到三台山,西接南甸,北抵大关坡,完全是个独立运作的体系。
明朝给他们封了个"芒市安抚使司"的名号,从五品官阶。朝廷要的是边疆稳定,土司要的是世袭罔替的特权。双方各取所需,这套制度就这么延续下来。
放姓土司管理这片土地用绝对独裁的方式。
正印土司说了算,下面设代办、护印、护理、属官。到民国末期,光属官就有22个人,整个土司署有91户官员家庭。土司的正妻掌管印信,称为"印太",土司死后升级为"祖太",照样能干预政事。
你看这架构,跟朝廷没什么两样。

勐卯土司有常备武装自卫大队,分三个中队,驻扎在勐卯城、姐勒、弄岛三地。
1950年解放军进驻前,这支部队有270人,装备1门小炮,各类枪支470多支,包括2挺重机枪、10支冲锋枪,步枪、卡宾枪、手枪若干。
这不是民团,是真正的武装力量。
土司靠什么养活这么多人?土地。芒市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名义上都属于土司。
百姓种地,得向土司交官租,官租占年收入的60%以上,还有40多种苛捐杂税。土司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叫"份地",占土地总量的80%到90%。

这套系统运转了几百年,农民世世代代种地交租,土司家族世世代代收租治理,谁也没想过要改变什么。
直到1937年,战争来了。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云南成了大后方。国际援华物资从缅甸进来,必须经过芒市,问题是,这里根本没有像样的公路。
蒋介石下令修滇缅公路,时间紧,任务重。1937年11月决定开工,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

芒市土司代办方克光和遮放土司带头干。
他们动员了十个土司的力量,每天出动一万多民工。这些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的百姓,自带工具、炊具和粮食,粗茶淡饭,野菜充饥,一张席子一堆草就是住处。
从早到晚高强度劳动,用最原始的方式,在崇山峻岭间开路。
劳累、疾病、营养不良、工程事故夺走了很多人的命,大量民工致残。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昆明至畹町段全线通车,全长1183公里,这条路成了抗战中期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通道。
你得承认,土司在这件事上是出了力的。
可战争不会让边境安宁。1942年5月,日军从缅甸打进滇西,占领了芒市,日军第56师团驻扎芒市,横征暴敛。

方克光选择跟日本人谈判。
他和潞西设治局长龚正出面见日本警备队长,要求停止强抢,需要的物资可以正式摊派。于是成立了"维持会",方克光任会长。
这个决定后来被人诟病,可你站在当时的角度想,日本人已经占领了,百姓在受苦,土司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损失。
勐卯土司衎景泰处境更尴尬。日军要求他回去维持秩序,否则另立土司,衎景泰被迫回到勐卯城,以小土司身份替日军管理地方。
1944年6月,衎景泰收到干崖土司刀京版的信,劝他"悬崖勒马"。衎景泰带着亲属和土司卫队逃到南管寨,组成游击队,打过两次小战。

同年8月,滇西大反攻开始。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委任方克胜为芒市土司代办,1945年1月4日,国军收复勐卯。
战争让土司们看清楚了,时代变了。
1944年9月,滇西抗战进入尾声,各土司担心政府趁机废除土司制度。英国人出面召集秘密会议,史称"高理会议",商量怎么保住土司制度。
1945年8月27日,"小陇川会议"召开,继续筹划建立"特别自治区"。计划是这样的,如果缅甸独立了,就"民族自决"并入缅甸;如果缅甸还属于英国,就"民主主义"投英。
方克胜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

1948年2月8日,干崖土司刀京版召集滇西土司开会,成立"川康滇夷族独立设计委员会",组织土司大同盟。
这些动作看起来挺大,实际上都是虚张声势。1946年国民党通过《边疆问题决议案》,明确保留土司制度,土司们一看,中央政府暂时不动自己,也就消停了。
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1949年11月11日,中共滇桂黔边区西进部队占领龙陵县,芒市土司代办方克胜面临一道选择题。
他派兵在芒市与龙陵交界的老木厂、双坡设防,阻止边纵进入。边纵副司令朱家璧劝方克胜撤兵,方克胜撤了兵,可拒绝解放军进芒市,说了句"芒市土司愿守中立"。

中立?这个时候哪有中立可言。
1950年1月到2月,中共保山地委先后派龙陵县长朱家祥、保山专员公署专员黄平去芒市说服方克胜,给他开了县长委任状。方克胜不接受。
4月21日,解放军14军41师121团从龙陵开往芒市,方克胜带着末代土司方御龙跑到缅甸去了。
土司署91户属官职员,30户跟着跑了。
勐卯土司衎景泰的反应不太一样。1950年3月底,解放军进驻德宏前夕,国军少将李兆辉鼓动他率土司武装抵抗,还给他封了个"龙潞瑞江防第一支队队长",上校军衔。
衎景泰犹豫了。

4月29日解放军到畹町,衎景泰带着亲属和护卫撤到勐秀山区南管寨,后来又撤到弄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的领导人写信给他,承诺他仍是土司,勐卯的事还是他说了算。
5月8日,解放军121团第一营进驻勐卯。营长程效昌亲自去见衎景泰,再次保证他的土司地位。
衎景泰回来了。
5月,在缅甸经商的原芒市土司代办方克光也回来了,出任土司代办。8月28日,芒市土司代办方克光、陇川土司多永安、瑞丽土司衎景泰、遮放土司多英培、勐板土千总代办蒋家杰联合订立"拥护解放誓词"。

五个土司,集体表态拥护中央人民政府。
看起来土司制度还能继续,1953年方克光病故,保山专区人民政府批准他儿子方化龙继任芒市土司代办。
可暗流已经在涌动。

1954年,瑞丽农民的觉悟提高了,他们开始拒交官租。
这是个信号,几百年来,农民习惯了交租,现在不交了,说明人心变了。

中共的工作人员找衎景泰谈话,做思想工作,衎景泰说可以减免官租,就是不能废除。
他心里清楚,官租一废,土司制度就完了。
6月的一天,衎景泰在大会上当众宣布放弃官租剥削,接着,40多种苛捐杂税也相继废除。他撤销司署自卫队,遣散司署人员。他解除土司武装,遣散土司兵,把武器上缴政府。
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建领主制,就这样宣告终结。
衎景泰后来对工委的同志说:"我是封建领主,可我是个青年,在缅甸受过教育,能顺应历史潮流,并不顽固。想到传了十八代的勐卯安抚司就在我这一代完结了,心里难过,真舍不得。"
1954年,方化龙宣布取消官租,芒市坝的农民抗交官租,各土司相继宣布放弃收租。

1955年7月21日,潞西县开始"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实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方法,废除领主、地主土地所有制,把田地分给农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0月21日,土改结束,芒市、遮放、勐板三土司被废除,潞西境内延续自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结束。
同年11月,瑞丽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结束,名义上由勐卯土司所有的土地移交给农民。
512年的世袭统治,画上句号。
土地改革后,衎景泰去了芒市,担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副州长,后来又到昆明,兼任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方化龙继续担任土司代办,直到土司制度正式废除。
末代芒市土司方御龙1984年12月从缅甸回到芒市,担任潞西县政协副主席和德宏州政协委员。

你可能会问,这些土司家族为什么愿意放弃权力?
因为他们看懂了大势。
衎景泰说过一句话:"我愿意跟共产党走。"方克光在抗战时期就表现出开明态度,主动修滇缅公路,支持抗战。这些土司接受过现代教育,去过缅甸、仰光,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们知道,顽抗没有出路,配合才能保全。
和平土改的方式,给了他们体面下台的机会。
没有流血,没有清算,土司交出土地和权力,政府给予政治地位和生活保障。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算是相对温和的。

512年的土司制度就这样落幕了,没有想象中的戏剧性,没有惊天动地的冲突,就是一场和平协商,一纸文书,一个延续了几百年的制度消失在历史里。
那些世世代代交租的农民,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那些世世代代收租的土司,变成了普通公民。
参考资料:
《壮丽70年》系列报道——衎景泰:从封建领主向人民公仆的转变(澎湃新闻政务号,2019年)
《风云芒市|"美丽县城"建设之芒市历史篇》(澎湃新闻,2020年)
维基百科词条:芒市土司、勐卯土司、芒市(2025年更新版本)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