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店“愁哭”背后:95后正在“围剿”品牌溢价

金店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在褪色。当国际金价历史性地冲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国内品牌金饰的标价纷纷站上1160元/克的高位时,人们本以为柜台前会门可罗雀,谁曾想,年轻人的购金热情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点燃了。这届年轻人真的不买金了吗?恰恰相反,他们买得更精,更狠,也更让传统金店感到措手不及。

走进那些灯火辉煌的周大福、周生生,你看到的或许不再是往日里人手一个大金镯的盛况。如今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他们清楚地知道,那闪耀的射灯、豪华的装修、昂贵的柜台租金,最终都会折算进每一克黄金的价格里,变成所谓的“品牌溢价”。凭什么消费者要为这些看得见的“面子”买单?此一时彼一时,当黄金本身的价值回归到最纯粹的克重与纯度时,品牌的红盒子便不再那么香了。

于是,一套全新的购金“组合拳”在年轻群体中悄然流行。我们办公室那几个95后姑娘,人手一个闪亮的新金镯,却没一个是从品牌店里买的。她们的套路简单直接:直奔银行,买下投资金条,再寻一位手艺精湛的老师傅,量身打造。银行的金条价格紧贴国际金价,几乎没有水分,而老师傅的手工费不过几百元。这么一算,一件同等克重、同等纯度的金饰,硬生生比品牌店省下了好几千块!这可真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花在了刀刃上。

这股风潮,仅仅是年轻人购金变革的冰山一角。面对高企的金价,他们不再执着于“一步到位”的大克重,而是爱上了“小而美”的轻量化消费。在北京清河万象汇的金店里,曾经占据C位的厚重金镯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仅1克重的小金豆、转运珠和镶着碎钻的迷你吊坠。这些小玩意儿总价多在千元左右,购买门槛极低,既能满足日常佩戴的时尚感,又不会因金价波动而心疼。深圳水贝的商家们更是嗅觉敏锐,专门开辟柜台出售低克重的金珠、吊坠,甚至推出按件计价的模式,客流量和销量直接翻倍。更绝的是“以旧换新”的玩法,不少年轻人翻出家里压箱底的旧金饰,到金店“1:1以旧换新”,只需补一点工费,就能让老古董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新宠,省下的钱又是数千元。

说到底,这届年轻人购金逻辑的转变,是一场消费观念的理性回归。他们不再迷信品牌故事,而是更相信黄金作为硬通货的资产属性。当全球央行都在持续增持黄金以应对“去美元化”的浪潮时,当黄金被视为抵御经济不确定性的终极避风港时,年轻人也用行动表明:他们要的是黄金的“里子”,而不是品牌的“面子”。黄金还是那个黄金,但购买它的方式,已经彻底变了。金店若再不醒悟,恐怕真的要愁哭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时尚   溢价   品牌   黄金   年轻人   金价   金饰   柜台   老师傅   金条   纯度   金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