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举重台上的女王,短短六年时间里,她赢下9枚金牌,打破过世界纪录,是无数人眼中的“巾帼英雄”。
但谁也想不到,这位曾被誉为“铁姑娘”的冠军,退役后竟然成了澡堂里的搓澡工,每天靠搓澡维生,一人只赚1块多钱。
邹春兰出生在1971年的吉林省,家中十分贫困。小时候她就力气惊人,别人干不动的活,她一人就能扛过去。14岁那年,省队教练发现了她,直接把她带进了专业训练队。
16岁的时候,她开始参加全国比赛,一举拿下前几名。到了18岁,她已经站上了领奖台的最高处,成了全国冠军。随后几年,她几乎横扫女子举重赛场,9枚金牌、数次打破记录,成了中国举重界的传奇人物。
但在鲜花和掌声背后,她的身体却慢慢发生了变化。
训练期间,教练王成林每天都会给邹春兰发一种叫“大力补”的药。他说这是一种“增强体力的营养药”,要求她每天都得吃,不然训练可能跟不上。
一开始邹春兰并没有多想,毕竟那时候她文化水平不高,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她听从教练的话,按时服药。可是渐渐的,她开始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不像女人”。
嗓子变粗了,说话像男生;脸上和腿上长出浓密的体毛;最让她尴尬的是,她每天早上都得刮胡子。她开始害怕,但教练总说:“这很正常,是训练的反应。”
直到退役后她才知道,那根本不是营养药,而是含有强雄性激素的违禁药物。长期服用,彻底破坏了她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她终身不育,还出现一系列男性化变化。
1993年,邹春兰因为伤病退役。当时她只拿到7.5万元的退役补偿金,这点钱很快就花在了治疗身体和租房上。
她没有学历,没有技能,也没有背景,一下子从聚光灯下跌入了“社会底层”。
邹春兰试着做小生意——养鸡、卖沙子、摆摊卖烤串,但都没有成功。身体负担沉重,心理压力更大。后来她实在走投无路,只能去澡堂做搓澡工。
每搓一个人,她只能拿到1块多钱,一天最多五六十人。冬天热气腾腾的澡堂里,她穿着短袖汗如雨下;夏天更难熬,汗水混着热蒸汽,满脸都是盐渍。
她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是谁,直到有一天,一个顾客认出了她:“你不是那个举重冠军邹春兰吗?”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成了全国热议的社会新闻:“冠军搓澡工”。
在澡堂里,邹春兰认识了一个男人——周绍成。他曾是寺庙里的僧人,后来还俗,在澡堂烧锅炉。两人因为工作接触多,渐渐熟悉起来。周绍成不在意她的“男性特征”,也不在意邹春兰不能生育,两人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浪漫爱情,有的只是平凡日子里的相互扶持。2007年,邹春兰攒了一些钱,做了整容手术,把脸上的胡须激光去除,还和丈夫补拍了一套婚纱照。
她说:“我终于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女人了。”
2006年,在各方舆论的推动下,吉林省妇联和体育局伸出了援手。她获得20万元创业基金,开了一家干洗店,取名“伊好洗衣”。店子开在长春市中心,生意很红火,还雇了几个下岗职工一起干活。
那段时间,邹春兰好像又找回了点“冠军”的感觉。每天穿着制服站在店门口,看着顾客进进出出,有尊严,也有希望。
但好景不长。到了2015年,房租上涨,设备老化,干洗店难以为继,不得不关门大吉。她尝试开养殖场,可惜再次失败。
邹春兰说:“我不是不努力,是现实给的机会太少。”
2023年,邹春兰去了北京打工。虽然没有公开她做什么工作,但她偶尔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2024年4月,邹春兰发了一条动态:“终于买了自己的车。”配图是一辆二手轿车,车不新,但她脸上的笑是真实的。
她不再避讳过去,也不再沉默。面对镜头,她坦然地说:“我们既然能在赛场拿冠军,也一定能在生活中把自己磨炼成冠军。”
她的坚强和坦诚,赢得了很多网友的尊重。
邹春兰的教练王成林,后来在1996年被查出让多名队员服用大力补,被撤职处理。这件事被当作“典型案例”写进了内部通报。
邹春兰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起伏,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时代对体育的理解和误解。
她赢过,也输过。但她从来没有认输。
从举重冠军到搓澡工,从禁药受害者到洗衣店老板,从被遗忘的人到被尊重的符号,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活着,就不能低头”。
她说:“我没有后悔练举重,但我希望以后,别再有人像我一样。”
她的声音,值得被听见。她的故事,也值得被记住。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