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房地产市场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新一轮全国性救楼市政策潮汹涌来袭。这一轮政策调整并非偶然,而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与房地产市场
现状下的必然之举,对广大买房人以及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出台的背景
过去几年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从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 3.7%,已连续下跌 18 个月,房地产投资额占 GDP 的比重从 2021 年的 13.8% 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8.7% 。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城镇化进程放缓使得新增人口对住房的刚需增长速度显著下降,我国城镇化率已从较低水平逐步上升至较高比例,意味着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新增城镇人口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迅猛。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不仅让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还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如建筑、建材、家电等产生负面冲击,进而影响到就业和经济增长。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调控政策的调整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新一轮救市政策顺势推出。
新一轮救楼市政策的主要内容
限购政策全面松绑
在房地产调控历史上,限购政策曾是抑制投机炒房、稳定房价的重要手段。但当下市场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限购政策开始全面松绑。许多城市,包括一些二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三线城市,纷纷取消了限购措施。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虽仍保留部分限制性政策,但整体调控力度已显著放宽。限购政策的放开,大大降低了购房门槛,使得更多有购房意愿的人群能够进入市场,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潜在需求。
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大幅降低
为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刺激住房消费,各地纷纷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在首付比例方面,诸多城市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 以下,部分城市甚至更低。在贷款利率上,央行多次下调 5 年期以上 LPR,带动房贷利率持续下行。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降低,让购房者的购房压力大大减轻,购房能力得到提高,有力地刺激了市场需求。
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支持
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为缓解这一问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房地产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政府还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税收政策调整刺激二手房交易
在二手房交易方面,税收政策也进行了大幅调整。以契税为例,将享受 1% 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从 90 平方米提高到 140 平方米,对于面积为 140 平方米以上的住房,首套住房减按 1.5% 的税率征收契税,二套住房减按 2% 的税率征收契税。增值税方面,在部分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个人销售已购买 2 年以上 (含 2 年) 的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这些政策直接降低了二手房交易成本,有效刺激了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
城市更新成为新方向
2025 年 5 月 20 日,五部门提出将通过国家补助资金、国家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税费优惠、信贷、金融产品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 等多元渠道支持城市更新。城市更新通过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增加住房需求。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间接刺激房地产市场。
保障房建设持续推进
政府在保障房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2025 年计划建设 180 万套保障性住房,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规范租房市场、允许公积金用于租房并限制租金涨幅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
政策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由于人口持续流入、产业基础雄厚,在政策刺激下,市场有望率先企稳回暖。例如,北京于 8 月 8 日发布的楼市新政,对五环外购房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释放出百万级的购买力。预计 9 月份,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也将陆续跟进,出台差异化的松绑政策。这些城市的核心地段,由于土地资源稀缺、配套设施完善,房价具有较强的抗跌性,随着市场需求的释放,房价有望稳中有升。以北京为例,政策调整后二手房市场带看量大幅增加,新房项目到访量也显著提升。
部分人口流出、产业单一的三四线城市
尽管政策松绑,但这些城市库存压力依然巨大。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导致人口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市场购房需求持续萎缩。前期过度开发所积累的大量库存,使得去化周期大幅延长。虽然救市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房价下跌速度,但难以从根本上逆转市场趋势,房价可能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不过,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一些具有特色产业和发展潜力的三四线城市,有望通过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式,吸引人口回流,从而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同时,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将为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
对买房人的影响及建议
刚需购房者
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新一轮救市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降低,使得购房成本大幅下降,购房门槛也有所降低,这使得更多的刚需购房者能够实现购房梦想。然而,购房者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城市发展潜力谨慎选择购房区域和时机。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刚需购房者可以抓住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
改善型购房者
改善型购房者可关注市场上的优质房源,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置换。随着政策刺激下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优质房源的供应可能会有所增加,改善型购房者有更多机会挑选到心仪的房屋。同时,税收政策的调整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置换成本。
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缓解资金压力
政策的宽松为房企提供了一定的喘息空间。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加速转型升级
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政策推动下,房企需要加速转型,从过去单纯的开发模式向 “开发 + 运营” 等多元化模式转变,以适应市场变化。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大对绿色建筑、智能化住宅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推动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政策效果展望
在政策的直接刺激下,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将得到缓解,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将逐步释放。特别是在政策调整力度较大的城市,市场反应可能更为明显。房地产企业也将加大推盘力度,加快项目销售,以缓解资金压力。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房地产行业将加速从过去的高速扩张型向高质量发展型转变。同时,随着保障房体系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将更加合理,行业发展将更加稳健。
但政策效应的发挥需要时间,居民杠杆率、人口因素、库存压力以及经济环境等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不同城市由于自身特点不同,房价走势将出现明显分化。核心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部分区域,房价有望在政策刺激下逐步企稳回升;而三四线城市则需要通过产业升级、人口吸引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供需失衡的问题。
2025 年 9 月开启的新一轮全国性救楼市政策潮,是在房地产市场面临新挑战下的重要举措。对于买房人来说,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购房决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要顺应政策导向,积极转型,提升竞争力;而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实施将推动其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