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殡葬行业那可是暴利行业,特别是天价墓地,贵得离谱,却依旧有人买单。
可风水轮流转,如今殡葬行业的处境大不如前,尤其是天价墓地市场,简直像坐了过山车,一路狂跌。
曾经让人抢着买的高价墓地,如今不少都成了烫手山芋,无人问津。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让人思考,殡葬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拿曾经的万桐园来说,它以前可是这个行业里的“香饽饽”,靠着中高端服务,走出了一段风光的路。
万桐园2003年在南京成立,一出生就瞄准了“高端客户”,它不只是简单建墓地,还特意把墓园环境打造得精致,殡仪服务也做得更贴心。
慢慢的,它从南京火到了周边城市,不少人愿意为这份“高品质”买单,在行业里攒下了不错的名气。
信息来源:殡葬行业出海观察:冷门又暴利,生意可持续吗?
在2010年到2023年这十几年里,万桐园更是赶上了“好时候”,一方面,老人越来越多,对殡葬服务的需求跟着涨。
另一方面,做殡葬生意门槛高、墓地资源又少,别人很难轻易进来竞争。
这让万桐园的业绩一路飘红——营收从刚开始的“小打小闹”稳步增长,利润更是翻了好几倍,成了投资者眼里的“潜力股”,后来在港股上市,股价也一直挺稳。
可谁也没想到,2025年上半年,万桐园突然“摔”了个大跟头。
它公布的业绩报告让整个市场都惊呆了:上半年营收只有1106万元,比之前同期少了一半还多(降幅54%),更糟的是,以前能赚钱,现在直接亏了。
曾经的“行业宠儿”,一下子被逼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
要说万桐园的业绩为啥掉得这么快,核心问题就出在它最主要的生意——卖墓地上。
一直以来,万桐园的墓地都走“高价路线”,而且一年比一年贵。
就说2023年,它旗下一个核心墓园推出的高端墓,0.8平方米的大小,能放两个骨灰盒,居然卖到了35万元!
算下来一平方米要40多万元,比不少大城市的豪宅还贵,“天价墓地”的骂声也跟着来了。
但2025年上半年,情况彻底反过来了,到6月底,万桐园靠墓园服务赚的钱,比去年同期少了60%,这部分收入在总营收里的占比也跌到了65%。
更奇怪的是,它卖出去的墓穴数量,跟去年同期比没少多少,可赚的钱却少了65%——简单说,墓地的平均售价直接砍了一半!
连它的“老家”南京市场也撑不住了。上半年南京地区的墓园和殡仪收入,比去年少了65%。
信息来源:中国万桐园(06966.HK)盈警:预期中期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900万元至1000万元
江苏其他地方,还有安徽、浙江这些它重点做业务的省份,收入跌幅也都超过55%。
面对这局面,万桐园在公告里解释,没办法只能降价,还多推了些中等价位的墓地,想贴合现在的市场。
可加上卖墓地要交的增值税等费用,最后还是没能挽住下滑的销量和价格,业绩彻底垮了。
近年来,针对殡葬行业的乱象,尤其是“天价墓地”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出手调控。
上海由于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水平高,墓地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上海民政部门积极推行墓穴小型化,大力倡导海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室内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要求公墓丰富葬式品种、降低价格水平。
2025年2月,上海发布《殡葬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对价格进行规范和引导。
除了上海,全国多地都开展了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对墓地价格、占地面积等进行限制,这对以高端墓地销售为主的殡葬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政策层面正逐步引导殡葬行业回归公益属性,减少商业暴利行为。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过去,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觉得“厚葬”才是对逝者的尊重,葬礼的规格、墓地的好坏成了衡量孝心的标准之一,所以愿意花大价钱买墓地。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厚养薄葬”的理念,更注重在亲人在世时给予关爱和照顾,对于身后事的处理,则更倾向于简单、环保、经济的方式。
信息来源:动辄六位数,什么推高了墓地价格?
特别是年轻一代,观念变化尤其明显。
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对传统殡葬观念的束缚感没那么强,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这些葬式不仅价格相对较低,还符合环保理念,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别样尊重。
当前的经济环境也对殡葬行业产生了影响,经济转型期,不少中产群体收入受影响,消费变得更加谨慎,在购买墓地这种大额消费上,他们的态度也变了。
以前,很多中产客户觉得买墓地是刚需,也愿意承担高价,可现在不少人选择观望。
从殡葬从业者的反馈来看,这几年客户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在推荐高端墓位时,听到最多的回应就是“钱不好挣,能办丧事就行了,不用追求太高档的墓地”。
相比之下,中低端市场受影响相对小些,像价格便宜的壁墓只需3000元左右,一些生态葬价格更低,甚至还能拿到政府补贴,更符合当下很多消费者的需求。
虽说殡葬行业面临不少困境,但这可不意味着行业就会走向衰落,在变革中,殡葬行业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绿色生态葬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政策引导,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殡葬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开发更多个性化、高品质的生态葬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数字化服务也给殡葬行业带来了新机遇。比如,一些企业推出了AI追思、虚拟数智人等创新服务,让逝者以数字形态“重生”,家属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手段缅怀逝者。
此外,“生前契约”等业务也在慢慢发展,鼓励老年人在生前就规划好自己的身后事,这种方式既能减轻家属负担,也有助于殡葬企业提前锁定客户。
殡葬行业曾经因为暴利而备受争议,如今的市场变化,其实是行业回归理性的过程。
天价墓地的跌落神坛,是政策调控、消费观念转变以及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殡葬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回归殡葬服务的本质。
注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积极拥抱变革,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