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每天晚上玩游戏到凌晨,白天上课睡觉,班主任找了家长三次。爸爸把手机摔了,他就绝食,说 “反正学也学不好,不如死了算了”。
家长总说 “孩子厌学、沉迷手机是贪玩”,可艺博家庭教育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不是不想好,是心里的需求没被看见,只能在游戏里找安慰。
第一个需求:“我需要被肯定”
女孩数学总考不及格,每次拿回试卷,妈妈都叹气 “你怎么这么笨”。后来她迷上了玩游戏,因为游戏里 “每过一关都有掌声”。当妈妈开始说 “这道题你步骤对了一半,比上次强”,她玩手机的时间慢慢少了。
现实中得不到认可的孩子,会在虚拟世界找存在感。比起 “你要好好学习”,不如说 “我看到你努力了”。
第二个需求:“我需要喘口气”
男孩每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背单词,晚上补数学,周末上补习班。他说 “只有玩游戏时,我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后来爸爸给他每天留一小时 “自由时间”,他反而能主动写作业了。
弦绷得太紧会断,孩子也需要 “放空” 的时间。别把他的时间占满,留个缝隙让他喘口气,他才不会想 “逃跑”。
第三个需求:“我需要有人懂我”
女孩跟同学吵架了,回家跟妈妈说,妈妈却说 “肯定是你不对”。她转头就去跟网友吐槽,觉得 “网友比妈妈懂我”。后来妈妈改说 “她那样对你,你肯定不舒服吧”,女孩慢慢愿意跟妈妈说了,手机也不总抱着了。
孩子的孤独,比贪玩更可怕。当他的委屈有人听、他的想法被理解,就不会再去虚拟世界找寄托。
有位妈妈说,她儿子以前总躲在房间玩手机,后来她每天花 20 分钟听他讲游戏里的事,没批评过一句。现在儿子会主动说 “妈,我今天先写完作业再玩”。
青少年厌学、沉迷手机,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喊 “我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艺博家庭教育常说,与其抢手机、逼学习,不如蹲下来问问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解开了心里的结,孩子自然会走回正途。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