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22点入睡,和23点入睡的人,到底有多大差别?看看真相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所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平均入睡时间为23:15,尤其是50%以上的00后和将近一半的90后入睡时间都晚于24:00。

而在我国居民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上大约为6.85小时,更有中年人群平均睡眠时间还不到7个小时,甚至已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成了人们失眠的原因,如睡前吸烟酗酒、偏爱重口味食物、睡前玩手机、运动过度等等。尤其重要的是,在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后,应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如入睡时间。

有的人说晚上10点睡和11点睡没差别,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相差1个小时,但对于身体健康而言却有很大的差别!

晚上22点入睡,和23点入睡的人,到底有多大差别?

若你选择晚上22点入睡,如此更接近于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特别是根据褪黑素分泌的特点,通常在晚上21点之后是分泌高峰期,身体也更能够进入到睡眠状态。

相反,在23点入睡,这差的可不是一个小时,而是在23点后,已经是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此入睡延迟,身体再从活跃状态转到休息的状态,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入睡时间,不利于机体修复。

并且,在22点到凌晨2点是深度睡眠的高峰期,此阶段深度睡眠的占比也是最高的,既有助于机体修复,还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若为23点,即便是总的睡眠时间相同,也有可能会影响机体修复。

不仅如此,更有大量研究结果佐证。英国牛津大学联合欧洲多国团队,联合8.8万名的中老年人,随访了5.7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入睡时间在22点~22点59分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最低的,而在23点到23点59分入睡的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升高到12%左右。

从该研究来看 ,晚上22点入睡对心血管健康是最有利的,若23点入睡则错过了最佳的时间。

另外,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若在晚上23点入睡,错过褪黑素分泌高峰期后,肥胖风险也会增加20%。

由此来看,建议大家最佳的入睡时间在晚上10点,但不适宜超过晚上10点半,并且,每天保证7~9个小时的睡眠,保障身体健康质量。

#秋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养生   差别   真相   晚上   睡眠   时间   小时   机体   高峰期   平均   状态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