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打开港股软件的人,估计都以为手机中病毒了——普星能量这票,前几天还在5港元附近晃悠,7月10日早盘直接旱地拔葱,一度飙到19.6港元,暴涨280%!隔壁德林控股更夸张,早盘直线拉涨70%,K线图跟坐了窜天猴似的,从地板直接干到天花板。楼下便利店老板一边扫码一边念叨:“早知道买这票,谁还卖茶叶蛋啊!”
但你要是真信了这“财富密码”,准备把老婆本梭哈进去,先听听业内大佬的冷笑话:“部分稳定币概念股短期炒作过热,需要注意回调风险。”翻译成人话就是:“这钱是天上掉的,但可能砸死你。”
一、“稳定币概念”是个啥?说白了就是“给传统公司贴数字金箔”
先别急着骂“专家又来泼冷水”,咱得先搞明白:这些公司到底干了啥,能让股价一天涨3倍?
普星能量说,我认购了HashKey Holdings的A系列优先股。HashKey是干啥的?搞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听起来挺玄乎。但你翻开普星能量的年报,主营业务是“能源开发与投资”,说白了就是搞煤、气、电的传统企业,跟区块链八竿子打不着。现在花点钱买了家数字资产公司的优先股,就摇身一变成“稳定币概念股”了?这就好比你楼下开包子铺的老王,买了台咖啡机,就说自己是“科技新零售概念股”,你信吗?
德林控股更直接,宣布“拟代币化整体价值最高为5亿港元资产”。代币化是啥?简单说就是把资产变成一串代码,听起来挺高级。但德林控股去年营收才1.2亿港元,5亿资产代币化,就算全成了,能贡献多少利润?更别说“拟代币化”这三个字——“拟”,就是“打算”“计划”,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就像你跟朋友说“我打算中500万彩票”,结果朋友直接给你估值1个亿,你自己信吗?
所以你看,所谓“稳定币概念”,本质就是给传统公司贴了层“数字金箔”。金箔看着亮,但刮掉了还是原来的铁皮。这些公司既不发行稳定币,也不运营稳定币,顶多就是“沾了点边”“打算沾边”,结果被资金炒成了“数字经济新龙头”。这炒作逻辑,跟2018年炒区块链、2021年炒元宇宙、2023年炒AI一模一样:换个马甲,接着割。
二、为啥偏偏是“稳定币”?因为散户就吃“听起来稳”这一套
有人问了:炒概念为啥不炒比特币、以太坊,偏偏炒“稳定币”?
答案很简单:“稳定币”这名字,一听就比“比特币”靠谱。比特币一天能跌20%,听着就吓人;稳定币呢?名字带“稳定”,散户以为“风险低、能稳赚”。你跟大妈说“买比特币”,她会说“那是赌博”;你说“买稳定币概念股”,她眼睛一亮:“稳定?那我得买点,养老钱就靠它了!”
但你要是真懂稳定币,就知道这东西跟“稳”半毛钱关系没有。稳定币本质是“锚定法币的加密货币”,比如USDT锚定美元,理论上1:1兑换。但这几年稳定币暴雷还少吗?2022年TerraUSD(UST)从1美元跌到0.01美元,卷走400亿美元;去年某稳定币项目方挪用资金炒股票,最后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连真正的稳定币都能说崩就崩,这些“沾边稳定币”的股票,能稳到哪去?
说白了,资金就是看中了“稳定币”这三个字的迷惑性。散户一听“稳定”就放松警惕,游资正好拉高出货。这就像骗子卖保健品,不叫“强身健体丸”,叫“中老年专用健康稳定素”,名字越绕,买的人越多——毕竟,谁不想“稳定赚钱”呢?
三、历史总是重演:从“区块链神股”到“元宇宙龙头”,套的就是贪心人
可能有人说:“管它真的假的,涨了就是好票!我赚一波就跑,不行吗?”
行啊,但你得问问自己:你跑得过游资吗?
2018年区块链概念炒作,某上市公司宣布“成立区块链实验室”,股价从5块炒到30块,散户追进去的时候,游资已经开始出货。最后股价跌回4块,套牢的人到现在还没解套。
2021年元宇宙概念,中青宝说要做“元宇宙游戏”,股价从8块涨到42块,结果游戏没做出来,股价先跌回9块。当时喊着“元宇宙改变世界”的人,现在估计连中青宝代码都记不清了。
2023年AI概念,某公司说“要搞AI大模型”,股价三个月涨5倍,结果年报里AI业务收入0.3%,现在跌得只剩零头。
你看,炒作的剧本从来没变过:先找个时髦概念(区块链、元宇宙、AI、稳定币),再找个传统公司“蹭热点”(发公告、签协议、买股权),然后游资拉盘(股价暴涨吸引眼球),散户追涨(“别人都赚了,我不买就亏了”),最后游资出货(股价暴跌,散户套牢)。整个过程就像“击鼓传花”,鼓声停了,花在谁手里谁倒霉。
这次稳定币概念炒作,连“击鼓”的节奏都跟以前一样。普星能量7月10日暴涨280%,但成交量只有平时的3倍,说明什么?大部分筹码还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只要一出货,股价立马崩。就像你看到舞台上的魔术师变出鸽子,觉得神奇,却不知道鸽子早就藏在他袖子里——你看到的“暴涨”,可能就是人家设计好的“魔术”。
四、最大的雷不是回调,是“政策剪刀”随时会落下
有人说:“就算回调,我扛得住,长期持有行不行?”
那你得先问问政策答不答应。
中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从来都是“高压监管”。2021年就明确说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2023年又强调“任何金融活动必须持牌经营”。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的一种,本质上还是“虚拟货币”,监管红线摆在这儿。
现在这些港股公司,要么是“认购数字资产公司股权”,要么是“拟代币化资产”,听起来好像在香港合规——但别忘了,香港虽然对数字资产有一定开放,但也明确要求“必须持牌、严格监管”。HashKey Holdings有没有全牌照?德林控股代币化资产有没有备案?这些信息散户根本查不到,只能听公司自己说。
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合规,政策一变,立马凉凉。去年美国SEC起诉币安、Coinbase,全球加密货币暴跌;今年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一堆稳定币项目直接关停。政策这把“剪刀”,从来不会跟你商量什么时候剪。你以为买的是“长期价值”,可能明天就变成“非法业务”,到时候股价跌成负数都有可能。
五、给普通投资者的一句大实话:别用“运气”赌“人生”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这几年经济不好,大家都想找点“快钱”,这能理解。但“快钱”这东西,就像天上掉的馅饼,要么是陷阱,要么是别人吃剩的。你看到普星能量涨280%,觉得“我要是早上买了,现在就赚翻了”,但你没看到的是,有多少人昨天追高某只“概念票”,今天就亏了30%。
投资这事儿,本质是“认知变现”。你懂能源,就买能源股;你懂消费,就买消费股。如果你连“稳定币”是啥都搞不清,就敢把养老钱砸进去,那不是投资,是赌博。
可能有人不服:“凭啥机构能炒,我不能炒?”
机构炒概念,是用别人的钱(基金、资管计划),赚了拿提成,亏了客户承担;你炒概念,是用自己的血汗钱,赚了开心几天,亏了可能要吃半年泡面。这能一样吗?
所以啊,看到“稳定币概念股”暴涨,你可以当热闹看,但别当真。就像看到别人中彩票,你可以羡慕,但别把全部家当都拿去买彩票——毕竟,中彩票的是少数,亏光的是多数。
最后送大家一句老话:“财不入急门,福不进偏门。”真要想赚钱,不如踏实实研究公司财报,看看谁真的在赚钱,谁只是在讲故事。毕竟,故事总有讲完的一天,而真金白银的利润,才是股价的压舱石。
至于那些还在盯着普星能量、德林控股的朋友,我劝你打开K线图,看看那些曾经的“区块链神股”“元宇宙龙头”现在啥样——它们的今天,可能就是这些“稳定币概念股”的明天。到时候别哭着说“没人提醒你”,毕竟,业内大佬早就把话说透了:“小心回调风险。”
风险这东西,就像夏天的雷阵雨,你以为离得远,可能下一秒就劈到你头上。
更新时间:2025-07-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