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再次成为关注中心!医生发现:喝啤酒时,千万多留意这六点!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前言·】——》

天气一热,啤酒就成了不少人离不开的“续命水”,烧烤、小龙虾、宵夜摊,哪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可你知道吗?医生提醒,啤酒虽然畅快解渴,但喝的时候有六个细节千万要留意,不然可能喝着喝着,就把健康给喝没了。

偏偏这六点,很多人天天犯,还浑然不觉。到底是哪六个坑,为什么连医生都反复叮嘱?

啤酒肚不是白来的

说起啤酒的危害,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啤酒肚"。没错,这可不是什么体型特征,而是代谢紊乱的明显信号。

啤酒里不光有酒精,还藏着不少糖分和热量。一瓶普通啤酒的热量大约相当于一小碗米饭,喝三瓶下去,热量就等于吃了一顿饭!

40岁出头的李经理就是典型案例。他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特别喜欢冰啤酒配高脂肪的烧烤。

每次聚会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啤酒,一喝就是五六瓶。结果半年下来,肚子像吹了气球一样鼓出来,西装扣子都扣不上了。

体检一查,脂肪肝!医生说他这样继续下去,肝脏负担会越来越重。

啤酒中的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转化成脂肪,长期大量饮用,脂肪就在肝脏累积,形成脂肪肝。

更要命的是,啤酒还会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喝啤酒,血糖容易波动,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

一杯冰啤下肚,内脏拉响警报

"啤酒越冰越爽"成了很多人的信条,特别是大热天的时候。可这种爽快背后,藏着不小的风险。

陈大爷今年58岁,身体一向还行,每天晚饭后散步是他的习惯。

那天天气热,他连续三天运动后,在小区门口的夜宵摊上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冰镇啤酒,还配了一盘辣花生米。

结果半夜肚子疼得像刀割,老伴赶紧把他送医院。医生检查说是胃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原来陈大爷本来胃就不太好,冰啤酒这一刺激,病情立马加重。

还有那位拼命工作的销售小王,平时应酬多,最爱冰啤酒配油腻食物。一次部门聚餐,他大吃大喝后,第二天就出现上腹胀痛、恶心。

去医院一查,胰酶飙升,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医生说这是高脂肪食物加啤酒的组合给胰腺造成的"连环暴击"。

冰镇啤酒不仅刺激胃肠道,可能引发胃痉挛、胃炎,还会因为温差刺激血管收缩。

夏天大量喝冰啤酒,心血管系统也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能引发心律不齐等问题。

痛风发作,罪魁祸首竟是它

退休教师王老师平时生活很规律,但有个嗜好——夏天吃海鲜配啤酒。他常说这是夏天"放飞自我"的方式。

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他和老伴去海鲜市场大吃一顿,配了四瓶啤酒。第二天清晨,他被脚趾的剧烈疼痛疼醒,痛得连被子都碰不得。

急诊检查结果让王老师傻了眼:尿酸高得吓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医生告诉他,啤酒特别是浓啤、黑啤中含有大量嘌呤,而海鲜也是高嘌呤食物。这两样一起吃,简直就是给痛风"添柴加火"。

很多人不知道,啤酒中的嘌呤含量可不低,喝多了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

对于本身尿酸偏高的人来说,啤酒就是一颗"隐形炸弹"。不只是痛风风险增加,长期高嘌呤摄入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

这些人喝啤酒要三思

啤酒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有些人群喝啤酒的风险格外高。

喝酒脸红的人注意了!

如果你是那种喝一点点就满脸通红的类型,很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型,这意味着你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差,喝啤酒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慢性病患者也是高危人群。胃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喝啤酒可能加重病情;肝功能异常者喝啤酒会增加肝脏负担;

糖尿病患者喝啤酒可能引发血糖波动;高血压患者喝啤酒可能干扰降压药物效果。

李阿姨就是个血压有点高的中年女性,平时按时吃降压药。

有次参加同学聚会,她喝了两瓶啤酒,结果当晚血压忽高忽低,吓得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医生解释说,啤酒和降压药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想喝啤酒不伤身,这样做最科学

啤酒可以喝,但要讲究方法。想要既享受啤酒的美味,又不伤害身体,这些建议请收好。

控制量是第一原则。每次饮用最好不要超过300毫升,相当于一小瓶啤酒。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饮酒量也要有限制,男性不超过25克纯酒精(约两瓶啤酒),女性不超过15克(约一瓶啤酒)。

绝对避免空腹喝啤酒!空腹时酒精吸收更快,对胃黏膜的刺激也更强。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再饮用,这时食物可以减缓酒精吸收速度。

啤酒温度也很关键。虽然冰啤酒爽口,但过度冰镇(低于5℃)会刺激胃肠道和血管。建议将啤酒放在8-12℃饮用,这个温度既能保持啤酒风味,又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刺激。

食物搭配也要讲究。啤酒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是痛风的高危组合。

尽量选择低嘌呤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与啤酒同时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

最后,注意饮酒节奏,慢慢品尝,别一口闷喝啤酒的场合时刻提醒自己控制饮酒速度和总量,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饮酒。

《——【·结语·】——》

啤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小小酒精藏大隐患,特别是对那些已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

科学饮酒,适量饮用,才能在享受啤酒带来快乐的同时,不给健康埋下隐患。

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生活的本钱,不是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世界卫生组织饮酒指南、中国酒业协会健康饮酒专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美食   啤酒   医生   发现   中心   嘌呤   酒精   食物   肝脏   尿酸   痛风   身体   血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