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周原甲骨和三星堆器物坑埋藏年代,是周文王终结了三星堆文化

文/万物君

《万物史话·本纪四·王朝史话》系列文章,将探究各个王朝的来龙去脉。

今天聊聊是谁终结了三星堆文化。

1977年,周原凤雏甲组建筑基址的窖穴中,出土了大量的卜骨和卜甲。其中,H11地窖出土了1.7万多片甲骨,刻字的有282片;H31窖穴保存的碎甲骨则很少,有卜辞的也仅数片。

文王大宅

令人惊喜的是,出现了“伐蜀”、“克蜀”、“征巢”等字样。这意味着周人曾经讨伐并征服了蜀国。

周原甲骨H11:68有“伐蜀”二字

周原凤雏甲组建筑基址,被考古学家称为“文王大宅”,是周王的燕寝之居。根据李硕的说法,碳十四测年显示,建筑时间约为公元前1095年。当时文王还是青年,他可能为迎娶帝乙之妹而建造了这所新家。毕竟迎娶大商的公主,住的不能太寒碜。

文王大宅

所以,“伐蜀并克蜀”的周人首领应该就是周文王

1974-1975年,考古学家在宝鸡发现、发掘了茹家庄墓地、弓鱼伯墓地,其年代大致从殷墟四期延续至西周中期。茹家庄H2和H3等单位中出土的陶尖底盏是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的典型器物,金沙遗址即有大量发现。弓鱼国墓地的部分墓葬随葬为数不少的柳叶剑、三角援戈等铜兵器,同类器物在成都平原的竹瓦街窖藏中也有发现。

这位弓鱼伯很可能就是蜀人。换句话说,周人征服蜀国后,让个别蜀人贵族迁徙到周原附近。

问题来了,这个蜀国是指三星堆吗?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三星堆器物坑的埋藏年代。

2023年,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对6个器物坑中采集的200多个样品进行测年,结果是,以三号坑和八号坑为例,95.4%的概率落前1117-前1015年。

取其中间值,为公元前1066年,正好处于文王在位的时候。

因此可以认为,是周文王伐蜀,终结了三星堆遗址的三星堆文化

据了解,公元前1101年,周昌即位。那么,前1066年,是其在位的第36年

周昌曾受命称王,是为周文王,时间是在公元前1056年。在此之前,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七年。被囚的第一年当为公元前1063年。

如前所述,假定周昌是在前1066年克蜀,终结了三星堆文化,那么三年之后,他就被囚了。

关于周昌被囚的原因,《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说的:

周昌“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又说:

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

其实,一个仁德之人,单凭仁德是不可能称王的,更加不可能“三分天下有其二”。

所以,周昌必然有雷霆手段。

而三星堆文化,就是这雷霆手段的牺牲品。

其对蜀人造成的结果,至少有四:一是毁弃宗庙,掩埋祭祀用品;二是迁都到金沙遗址;三是送质子于周原;四是成为周人的仆从国。众所周知,牧誓八国中有蜀。

《尚书·周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我们知道,周文王的父亲季历非常厉害:

武乙三十五年,季历讨伐西落鬼戎,也就是鬼方,俘获十二个戎狄首领,是为高宗伐鬼方。文丁时,季历先后攻伐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由于战功卓著,文丁四年,公元前1109年,季历被任命为“牧师”。

然而,相比季历,周昌更加厉害他不仅武德充沛,还会行仁政笼络人,以至于士“多归之”。

这样的国君,自然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也就理解纣王为何囚禁他了。换作是我,也会这么做。

终于,周昌笼络人的效果起作用了。很早就归附他的闳夭之徒,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

纣王也是昏庸,放人也就罢了,还赐其为“周方伯”,更给其征伐之权。

周原甲骨H11:84:“贞王其又大甲,周方伯,O,卤正,不左,于受有佑。”大概意思是:商王向先王太甲献祭,询问是否适合“册周方伯”。

看来,过于信奉鬼神,使其丧失了理性,是其灭亡的催化剂。

总之,被放回来的周昌,因为“太姒之梦”,在第二年受命称王,正式开始了他的翦商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甲骨   器物   年代   文化   周文   公元前   仁德   蜀国   金沙   基址   墓地   遗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