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话3周内试飞星舰第10次!8月首周窗口期藏着什么秘密?

据科技媒体Space 7月15日爆料,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将在未来3周内进行星舰第10次试飞挑战,新一轮发射窗口期预估为8月第1周。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星舰项目自2023年首飞以来,已历经9次失败,最近一次5月27日的试飞甚至在发射后30分钟就因燃料泄漏和舱门故障解体。

为什么是8月首周?这背后藏着复杂的技术博弈。原计划使用的S36飞船在6月18日静态点火测试中爆炸,SpaceX不得不紧急启用全新的S37飞船。

为了赶上窗口期,团队必须在3周内完成S37的低温测试、静态点火以及发射台改造。更关键的是,FAA的审批流程可能因前几次事故而延长,马斯克能否在8月前拿到许可,仍是未知数。

前几次试飞的问题解决了吗?从技术迭代来看,SpaceX确实在努力。第七次试飞后,团队调整了燃料管道结构,在发动机舱加装氮气吹扫系统,并升级了猛禽发动机。

第八次试飞中,一级助推器B15成功被发射塔“筷子”机械臂捕获,证明回收技术趋于成熟。

但二级飞船的问题依然棘手:第七次因振动引发燃料泄漏,第八次因引擎故障解体,第九次则因舱门未打开导致姿态失控。

这些问题暴露了V2版星舰在设计上的局限,比如“阁楼”区域通风不足、隔热瓦布局不合理。

这次试飞的目标是什么?根据多方消息,IFT-10将聚焦三大领域:助推器捕获、再入实验和模拟星链部署。

如果成功,B16助推器将第四次被“筷子”机械臂捕获,向常态化回收迈进;S37飞船则需验证改进后的隔热瓦和推进剂管理系统,确保再入时不重蹈第九次的覆辙。

此外,SpaceX计划在此次任务中部署8颗模拟星链卫星,为未来商业化发射铺路。

与其他航天项目相比,星舰的挑战在哪里?中国的“昊龙”航天飞机已实现“从哪发从哪回”的本场着陆,技术路径更稳健;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火箭虽在2025年首飞成功,但未能实现助推器海上回收,成本优势不及星舰。

而星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完全可重复使用——如果能实现每天多次发射,单次成本可能降至百万美元级别,彻底改变太空经济格局。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德州8月首周的天气预报显示,可能出现雷暴和强风,这对依赖天气条件的发射任务来说是个坏消息。航天专家预测,此次试飞的成功概率约为50%-60%,但马斯克依然坚持“快速试错”的策略,宣称未来三次试飞将每3-4周进行一次。这种激进的节奏,既是SpaceX的优势,也是风险所在——毕竟,每次失败都意味着上亿美元的损失。


你认为星舰第10次试飞能否成功?对人类太空探索有何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秘密   窗口期   助推器   飞船   舱门   燃料   技术   未来   筷子   静态   航天   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