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的“红色密使”,海都记者带你揭开福州籍英烈吴石往事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文/图

闽派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各大视频平台热播,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真实事迹被揭开,台湾隐蔽战线的斗争细节走进大众视野。千里之外的福州仓山区螺洲镇,一座百年老宅静默伫立。剧中“把名字藏进黑暗,把荣耀留给祖国”的无名英雄,原型正是中共隐蔽战线“红色密使”、福州人吴石将军。福州螺洲镇吴厝村吴厝1号的吴石故居前,一尊背靠闽江的白色雕像仿佛正无声诉说着他的传奇人生。

从军校传奇到隐蔽战线英烈

1894年9月14日,吴石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年少时的他怀揣救国理想,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北伐学生军,正式开启军旅生涯。

位于螺洲镇的吴石故居内部

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与保定军官学校求学期间,吴石成绩优异,每次考试均名列榜首,被誉为“军校传奇”。1928年至1934年,他东渡日本深造,因精通战术、外语、书法、诗词、绘画等十二项技能,被称为“十二能人”。他拟定的战术方案常被当作范本印发,留学期间撰写《最新军事航空述要》一书,所得稿费也悉数捐给祖国航空事业。

1934年回国后,吴石担任陆军大学教官。这一时期,他撰写了10多部军事理论专著,其中《兵学辞典粹编》的出版让他在军界大放异彩,蒋介石、冯玉祥等纷纷为该书题词、作序。凭借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与对《孙子兵法》的深入研究,吴石成为军界公认的“儒将”。

抗战期间,吴石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要职,亲眼目睹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态度与官场腐败,亲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的惨状。他曾喟然长叹“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彻底对旧政权心灰意冷。

1947年,吴石的人生迎来重要转折。他通过同乡、好友何遂与中共上海局建立联系,接受中国共产党指示,开始为解放事业提供情报。抗战胜利后,他凭借对国民党军情的熟悉,分析敌情、策划军事行动,为中共提供了多项核心军事情报。

1949年8月,吴石离开福州赴台,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因海峡阻隔,他与大陆的联系一度中断,但始终未停下为解放事业奔走的脚步,主动寻求与中共恢复联络。1949年开始 ,中共台湾省工委遭严重破坏,吴石受牵连,身份暴露;1950年3月1日,他在家中被捕;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被执行死刑。临刑前,吴石从容写下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未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格致书院求学注入爱国情怀

对吴石将军而言,福州不仅是出生地,更是他英雄之路的起点。幼时的吴石体弱多病,他在自传中写道:“频为疟疾所苦。”但是,父亲对这个羸弱却聪慧的孩子,寄托了特别的期许,多方筹措学费,让吴石一次次辗转求学。

1902年,吴石8岁时,清末“帝师”陈宝琛在螺洲老家办起了螺洲公学,吴石父亲成为其中一名老师。吴石便跟随父亲,旁听国文课程。从螺洲公学到福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再到福州开智小学堂(1954年改为福州市第十四中学)。吴石从螺洲来到福州城里,逐渐打开看世界的眼界。

1911年初,吴石再次转学,进入了名气很大的榕城格致书院,也就是后来的福州格致中学。第一次接触西方教育,让吴石新奇震撼,校园里涌动的爱国热潮,也让少年吴石热血沸腾。

当时,格致书院学业优秀者,可以直接保送到美国名校深造。可这年秋天,辛亥革命爆发,福州光复,目睹一系列巨变,成绩优异的吴石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吃惊的决定——投笔从戎,这一决定,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也让中国隐蔽战线多了一位传奇英雄。

如今,螺洲乡已成福州仓山区螺洲镇。江边,螺洲镇吴厝1号,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子,正是吴石故居,正如《冷月无声:吴石传》描述的:“吴石出生于螺洲一个家徒四壁的寒儒之家。”

走进故居,记者看到一座两进的木结构院落。楼房大部分已被翻新重修,吴石的侄孙吴行还住在老宅里。聊起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祖辈,72岁的吴行摇摇头说,因为他少小离家,很少听父辈说起过吴石,如今的吴氏宗祠里,也没有留下吴石的遗物,“但我知道,他的根,在这座老宅中”。

隐蔽战线上的福州人不止吴石

在抗日烽火与解放事业的隐蔽战线上,福州籍革命战士并非只有吴石一人。他的副手聂曦,1917年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毕业于海军陆战队讲武堂,从排长逐步晋升。1941年,因同乡之谊与出众能力,聂曦被时任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吴石选为副官,此后长期追随吴石,并成为他与中共地下组织之间的关键联络人,多次往返南京、上海,传递重要绝密军事情报。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国民党电令吴石将500箱绝密军事档案运往台湾。吴石密令聂曦与亲信参谋王强,将其中298箱核心档案秘密转移至福建省研究院书库藏匿。福州解放后,这批档案完整移交解放军第十兵团,为研究历史留下珍贵的资料,现珍藏于厦门大学图书馆。

另一位福州籍隐蔽战线战士饶刚生,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家乡福建永泰县凤落村秘密开展革命工作。1941年日军入侵长乐后,他奉闽中特委指示,多次隐姓埋名,化名陈庆瑞、陈俊逸等,成功打入日伪及国民党政权内部,先后担任抗日模范乡秘书、县政府机要文书和谍报员等职。这期间,他巧妙疏通关系,撤销敌人设在岭路坑仔里的岗哨,为闽中地下党开辟秘密交通线;还打通从永泰官烈至长乐南阳的多条交通网络,建立数十个地下联络站点,织就高效隐蔽的通信网,保障了福建省委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络畅通。

赓续红色根脉

螺洲古镇筹建纪念馆

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等烈士的事迹正被更多人铭记。在他们的故乡——福州仓山区螺洲镇,红色记忆正被唤醒、传承与活化。

仓山区螺洲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吴石故居作为重要的红色文旅资源,目前市、区两级相关主管部门正在筹建吴石将军纪念馆,相关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中。与此同时,螺洲古镇的文旅提升工程也在加速推进,后续将结合古镇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策划特色红色研学路线,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吴石雕像前摆放着市民、游客敬献的鲜花,以及我国新型武器装备的照片

从闽江畔的寒门学子,到隐蔽战线的“红色密使”,从聂曦、饶刚生到无数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曾深藏于历史暗处,却以赤诚铸就了不朽功勋。如今,当尘封的往事被重新照亮,这些沉默的英雄终被时代铭记:把名字藏进黑暗,把荣耀留给祖国。

编辑:陈悦瑶

审核:白彩惠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历史   密使   英烈   福州   战线   往事   红色   记者   荣耀   国民党   故居   闽江   山区   中共   辛亥革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