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晒,骨就废了!骨科医生:晒太阳不注意5点,是在给骨挖坑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冬天一到,全国进入“全民补钙”季。很多人开始吃钙片、喝牛奶、吃虾皮,但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补钙方式,其实是——晒太阳

但你以为“站在阳光下”就等于“补钙成功”了?晒不好,骨头真可能越来越差!

骨科医生提醒,晒太阳不注意这5点,你补的不是钙,是坑骨头的“催化剂”

一、晒太阳=补钙?别搞错了原理!

很多人一提补钙,第一反应就是晒太阳,但晒太阳本身并不能直接补钙,而是通过促进身体合成一种关键物质——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帮助我们把食物或补充剂中的钙吸收到血液中,再输送到骨头里。如果缺了它,钙就白吃了,吸收率会骤降50%以上

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一半都存在维生素D缺乏

而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能激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是人体维D的主要来源。

所以,晒太阳的意义在于“晒维D”,不是晒热量、也不是晒心情。

二、晒错了,等于白晒!5个晒太阳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1. 隔着玻璃晒太阳?别浪费时间了!

很多人冬天不出门,在阳台“晒太阳”当养生。可玻璃能阻挡大部分UVB射线,根本晒不到关键的维生素D。

正确做法:晒太阳必须直晒皮肤,不能隔着玻璃。

哪怕你穿得再厚,隔着窗户晒一小时,也不如外出晒10分钟来得有效。

2. 一天晒5分钟就够了?时间太短没效果!

别指望走在路上晒几分钟就够了。根据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专家建议:

夏季每天晒15~30分钟,冬季至少3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维生素D的合成足量。

特别是北方冬天紫外线更弱,光照时间还短,皮肤暴露面积又小,不知不觉就晒“缺”了

3. 穿得太严实,紫外线照不到皮肤

你穿羽绒服、戴帽子、口罩、手套,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哪怕在户外呆一小时,也几乎晒不到UVB,维D合成就无从谈起。

建议:至少露出手臂、脸部等皮肤区域,面积越大合成越多。

实在怕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最强时段短时间暴露皮肤,比如晒晒小臂、脖子、腿部。

4. 防晒做到“密不透光”?晒太阳也要讲策略

很多人特别注重防晒,一年四季出门都擦防晒霜、撑遮阳伞。但你知道吗?

SPF15以上的防晒霜,能阻挡超过95%的UVB,等于把维生素D的通道给“封死”了。

当然,我们不反对防晒,毕竟长期强烈曝晒确实会增加皮肤癌风险。但可以有选择地“晒一晒该晒的”——

· 可以选择在紫外线适中时段(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不防晒地晒10-20分钟;

· 或者只让手臂、小腿等部位不涂防晒,脸部继续保护。

5. 只晒脸和手?面积太小,效果打折

想靠每天晒个脸、伸个手就补足维D,基本不现实。

研究表明,至少25%的皮肤面积暴露在阳光下,才有比较理想的维D合成效果。

这是什么概念?大约是两条手臂+两条小腿的皮肤面积。

所以,晒太阳请把“面积”也算上,不然就是“精准避开效果区”。

三、晒太阳的“黄金时间段”,别晒错了时机!

并不是晒得越久越好、时间越长越有效。维D合成的关键波段是中波紫外线(UVB),它在一天中分布并不平均。

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是UVB最强的时段,尤其是正午(12点前后)效率最高。

当然,冬天为了防寒,可以选择中午阳光最强时段,晒10~30分钟,效率高、风险低

四、晒太阳能防骨质疏松?这不是玄学,是硬数据!

随着年龄增长,骨量会逐年下降。女性在绝经后尤其明显,平均每年骨量流失2%~3%

而维生素D水平低,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风险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曾发布研究指出:

维生素D缺乏者,骨折风险提升1.7~2.0倍。

补钙+足量维D(≥600IU/天),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的髋部骨折

所以,晒太阳是防骨折、防驼背、防“人未老骨先废”的关键动作。

五、这些人尤其要晒太阳,不能等出事才重视!

· 中老年人:骨密度下降、钙吸收率变差,维D合成效率也比年轻人低。

· 不常出门者:如居家老人、宅男宅女、办公室白领,尤其容易缺维D。

· 深肤色人群:黑色素多,紫外线穿透力下降,合成维生素D弱。

· 肥胖人群:维生素D更容易被脂肪组织“锁住”,血液中的活性维D偏低。

这些人群,更要主动晒太阳、监测维D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补剂

六、晒太阳之外,维D还可以这样补

晒太阳虽然是首选,但在冬季、雾霾天或高纬度地区,日照不足,也别让自己一直“缺着”。

维生素D的三大补充方式

1. 饮食补充:如深海鱼(鳕鱼、三文鱼)、蛋黄、动物肝脏、牛奶等;

2. 营养补剂:市面上维D制剂较多,如维D滴剂、复合钙片(含维D);

3. 定期检测:尤其是中老年人,可定期查25-羟维生素D水平,及时调整方案。

结语:晒太阳不是“玄学养生”,是骨骼健康的刚需!

晒太阳这件事,看似简单,却被很多人“晒错了”。不是晒得越久越好,而是要晒得对、晒得巧。

别再“晒心安”,要“晒有效”!尤其是孩子、老人、办公室人群,别等骨松了、弯了、断了,才追悔莫及。

别让骨头沉默地“退场”,从今天开始,科学晒太阳,给骨骼一个支撑一生的底气!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22年.

2.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维生素D与骨折风险相关性研究”. 2021年第14卷第6期.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4.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专家访谈. 人民健康网. 2023年12月.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骨科   医生   维生素   矿盐   紫外线   皮肤   防晒   面积   风险   时段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