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医生提醒高血糖患者:天气炎热,谨记“三做三不做”


一到伏天,热得像锅烧,血糖也跟着不安分了。


热了不光是出汗,血糖也容易“发疯”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湿气重,身体就像进了蒸笼。对血糖高的人来说,最怕的不是热,而是热带来的血糖波动。有的人早上血糖还稳稳的,下午一晒太阳,整个人晕乎乎,一查血糖竟然掉到吓人的低点。还有人一热就口干舌燥、心烦气躁,餐后血糖蹭蹭往上飙。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因为炎热会让身体出汗多、水分少,血液变得浓稠,血糖也跟着升高。而且天气越热,人的胃口越差,吃饭不规律、吃饭少了还照常吃药,低血糖的风险就来了。尤其是用格列本脲格列齐特这类容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的人,更要小心。


一热就犯困、心慌、出冷汗?可能不是中暑,是低血糖

不少人以为热天犯困、心慌是中暑,高血糖的人要警惕,这些也可能是低血糖的表现。尤其是吃了降糖药又没吃饱饭,或是吃了饭后活动太多,血糖一下子往下掉,身体就出现“报警”:出冷汗手抖头晕,严重时还可能晕倒。

低血糖不比高血糖,它来得快像“断电”,特别危险。很多人白天忙,热得不想吃饭,晚上又猛吃一顿,血糖像坐过山车,一天到晚不稳定。这样的血糖波动,对身体伤害非常大,视网膜、肾脏、神经都可能受影响。


三伏天,高血糖人群“三做三不做”得记牢

天一热,血糖就变得“脾气大”,想让它安分点,就得顺着它来。

三伏天该做的事,第一是多补水。不是等口渴了才喝,而是定时喝。喝温水最好,不能用冰镇饮料当水喝。尤其是老年人,感知口渴的能力差,出汗多了身体干干的,血糖却在暗地里悄悄升高。


第二是适当午休。热天容易疲劳,哪怕躺半小时,身体也能缓一缓。但别睡太久,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太久反而影响晚上睡觉,夜间血糖也容易不稳。

第三是每天活动别断。天热不能成借口,哪怕是在屋里走一走、扭扭腰,也比坐着强。有人说一动就出汗,其实这正说明身体在“燃烧糖”。每天动一动,不光血糖稳,还能让胰岛素用得更顺。

至于不能做的,首先是别空腹出门。特别是早上,很多人图凉快一早就出门,没吃早饭就下楼买菜、遛弯,结果低血糖一来,晕在路边都不知道。

第二不能乱吃凉的。天热想吃点凉的解暑,可以理解,但冰淇淋、绿豆糕、冰粉都不是好选择,这些食物糖分高,吃一口血糖就可能飙上去。要解暑,可以吃点西瓜,但也要控制量,一次不能超过200克。

第三不能停药停针。有的人以为天热胃口差,血糖就低了,就偷偷把药停了,等到血糖飙上天,才后悔莫及。即使食量变少,也不能自己随便减药,一定要先测血糖,再根据情况找医生调整。


这几样食物,热天吃着安心,血糖也听话

三伏天吃饭难,没胃口、容易腻。但高血糖的人不能不吃。吃得清爽、营养又不升糖,是关键。

可以适当吃些苦瓜黄瓜冬瓜这类水分足、热量低的蔬菜。不光解暑,还含有膳食纤维,能让血糖升得慢些。想吃点肉的,可以选鸡胸肉鱼肉,这种瘦肉蛋白质高、脂肪少,血糖反应也不大。

不少人喜欢喝汤,但别喝浓骨汤,脂肪多、热量高,反而让血糖不稳。推荐喝点冬瓜排骨汤海带豆腐汤,既清淡又养胃。

下面这张表格可以帮忙更清楚地了解热天适合吃的食物:

三伏天的血糖,为什么总爱“耍脾气”

天气热,血糖不稳,除了吃不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激素变化。高温会让身体分泌更多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会让血糖升高,就像有人一紧张,血糖就上去了。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睡不好。三伏天晚上睡觉热得翻来覆去,睡眠不好,胰岛素抵抗就会加重,血糖也就更不听话。

如果平时血糖挺稳,一到热天就乱了套,不妨记录一下每天的血糖、饮食和睡眠,找出规律。血糖就像是个小脾气孩子,有时候不是吃错了,而是作息和心情出了问题。


这时候量血糖,要比平时更细心

热天量血糖,不光要勤快,还要讲究时间段。有的人只量早起空腹血糖,其他时间都不管,结果白天血糖高得飞起也不知道。

建议一天里挑两个关键点测:一个是饭前,一个是饭后两小时。比如早餐前和早餐后两个小时,或者午饭前和午饭后。这样能看出血糖波动的曲线,医生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儿。

如果曾经有低血糖史,还建议在傍晚补测一次。因为很多人白天吃得少、活动多,到傍晚最容易突然掉血糖。测多几次不费事,却能防住大麻烦。


别小看“出点汗”,它在帮你稳血糖

一热就懒得动,是高血糖人群的通病。但出汗不仅能解暑,还能促进身体利用葡萄糖。每天哪怕只是饭后走20分钟,或在屋里做点简单伸展动作,都比整天坐着不动强。

有人担心出汗多会虚,其实只要及时补水,出汗是好事。身体在动,胰岛素工作得更顺畅,血糖也更容易控制住。

不过要运动时间最好避开中午11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晒最热,容易中暑。选早上7点前或傍晚6点后,天气凉爽,走起来也舒服。


血糖稳不稳,一看脚就知道

热天穿凉鞋、拖鞋多,脚上的小问题容易被忽视。但对高血糖的人来说,脚上的小伤口可能变成大麻烦。

如果发现脚麻走路像踩棉花脚底发凉或灼热感,要警惕,这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信号。还有人脚上起泡、破皮后不容易愈合,这说明血液循环出了问题。


所以每天洗脚的时候,不妨多看看自己的脚。有伤口要及时处理,指甲也不要剪太短,不要穿太紧的鞋子。脚在夏天最容易“说话”,别让它白喊。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姚敬,王小慧,刘云.高温环境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8):704-707.

[2]李红,张建华.糖尿病患者夏季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5):351-355.

[3]刘波,陈丽.夏季高温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扰与应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3):89-9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养生   炎热   患者   天气   医生   血糖   低血糖   伏天   热天   身体   胰岛素   时间   饭后   胃口   糖尿病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