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中国是世上唯一、遭遇殖民就死战不退的国家

你家祖辈有没有跟你念叨过,当年村里老人提起洋鬼子,眼里那股子不灭的火?

那不是凭空来的,翻遍世界史,印度被英国管了两百年,非洲被列强切蛋糕似的分了又分,东南亚好些国家换了几茬殖民者,可中国偏不这样。

台湾媒体说,中国是世上唯一,碰着殖民侵略就死战不退的国家,这话听着硬气,其实藏着从骨头里长出来的东西。

老祖宗传下来的理,早就埋下了反抗的根。

村里老人常说,“保不住国,哪来的家?”这念头刻在中国人骨子里。

鸦片战争那会儿,广州三元里的农民,不是为朝廷打仗,英军占了他们的地,刨了祖坟,汉子们抄起锄头扁担就往上冲。

有个叫韦绍光的庄稼汉,妻子被英军调戏,他一声喊,全村人拿着粪叉就围了上去。

对中国人来说,国被欺负,就像家里被抄了,哪有不拼命的?孔夫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空话,是真把个人日子和国家命运绑在一块儿。

农民一辈子跟土地较劲,谁要抢地,就是要他的命。

19世纪末,山东的庄稼汉看着教会占了自家地,粮食被洋人拉走,实在忍不了,有个叫朱红灯的,在梨园屯带头拆了洋教堂,说“咱祖祖辈辈种的地,凭啥给洋人?”

他们喊着“扶清灭洋”,拿镰刀斧头就敢冲。义和团的人大多是佃农、纤夫,没见过洋枪,可光着膀子往前扑,有人被打穿了肚子,还拖着肠子往前爬。

中国太大了,东边打输了,西边还能扛。

日军占了东北,西北的汉子在西安城里练刀枪,说“咱从潼关打回去”;北京丢了,云南的山里头,兵工厂在山洞里造手榴弹,铁皮不够就用酒瓶子灌炸药。

反抗这事儿,不是一代人的事,是一辈辈接棒往前冲,最早站出来的,多是种地的。

1841年三元里,几百个村民围着英军打,用扁担揍得洋人嗷嗷叫。有人腿断了,爬着也要扔石头;妇女们烧开水,往洋兵身上泼。这仗没打赢,可村民说“下次还敢”。

抗战时,华北农民挖地道,能从村东头通到村西头,里头有粮仓、有水井,甚至还有牲口圈。日本人进来,一脚踏空就掉坑里,老百姓在暗处偷着乐,说“这叫土行孙战法”。

河北冉庄有个老汉,儿子被日军杀了,他带着孙子挖地道,说“哪怕剩口气,也得让鬼子知道厉害”。

当兵的,把命都拴在炮台上。

甲午海战时,邓世昌站在“致远”舰上,炮弹打光了。他喊了声“撞沉吉野”,全舰的人没一个后退。船沉的时候,他养的狗“太阳”咬住他的衣服,想把他拖上岸,他甩开了,跟着船沉了下去。

打捞沉船时,人们发现他手里还攥着望远镜,镜片都碎了。

平壤城头,左宝贵穿着黄马褂,那是皇帝赏的,他说“穿着这个死,算对得起朝廷”。炮弹炸到身边,他一条腿断了,还在喊“开炮”,最后倒在炮台上,手里还攥着炮绳。

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被日军围在山里,吃树皮、嚼棉絮,坚持了五天五夜。日军劝降,他说“咱中国人,宁死不当亡国奴”,最后身中数弹,倒在雪地里,胃里没一粒粮食。

读书人,笔杆子有时候比刀还狠。

1919年春天,北大的学生举着“还我青岛”的牌子上街。有个叫匡互生的学生,带头冲进赵家楼,一把火烧了曹汝霖的家。他说“笔墨劝不动,就用火烧醒国人”。

他们不光喊,还写文章骂。鲁迅写《阿Q正传》,把国人的麻木扒开给人看;胡适提倡白话文,说“写的字得让老百姓看懂,才能叫醒他们”。

抗战时,西南联大的老师带着学生,在山洞里上课。课本被炮弹炸烂了,闻一多就凭着记性讲《楚辞》,说“这是咱祖宗的骨气,不能断”。

有学生参军,他亲自送行,说“你们去打仗,我们守文脉”。

反抗不是零散的,海边和内地、大陆和台湾,拧成了一股绳。

上海打淞沪会战,士兵趴在烂泥里,打光了就填上新兵。有个叫朱志豪的排长,肚子被打穿了,用手捂着肠子还在指挥,说“退一步,上海就没了”。

这时候,重庆的工厂连夜造子弹,妇女们捐出首饰,熔了做弹头;滇缅公路上,司机冒着轰炸开车,有个叫陈嘉庚的华侨,组织三千多工人修路,说“哪怕用手刨,也要把物资送上去”。

海边流血,内地输血,就这么熬着。

1930年,台湾雾社的泰雅族人,拿着柴刀跟日本兵拼。莫那·鲁道的女儿回忆,爸爸说“宁愿死,也不能当奴隶”。他们先扮成送礼的,冲进日本学校,砍死了殖民者,然后退到山里打游击。

日军用毒气弹进攻,莫那·鲁道的妻子抱着孩子跳崖,说“咱泰雅人,不做俘虏”。最后他们弹尽粮绝,全家自焚也不投降。

1945年台湾光复那天,老百姓举着国旗哭,有个老人对着大陆方向磕头,说“跟大陆一样,咱也熬出头了”。

老辈人拼出来的精神,现在还能用得上。

小区里的抗战老兵,每到8月15日,就给孩子们讲当年的事。

学校组织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孩子们看着墙上的名字,眼泪掉下来。有个小姑娘说“爷爷没骗我,真得拼命护着家”,回来就把零花钱捐给了纪念馆。

现在遇事儿,还是那股硬气。

渔民在南海打鱼,遇着外国船骚扰,就往船上挂国旗,开着小渔船跟对方周旋。老渔民说“这海,咱祖宗打了几百年鱼,谁也抢不走”。

搞芯片研发的工程师,加班到半夜,办公室墙上贴着“不被卡脖子”五个字。有个小伙子说“当年造原子弹,咱啥都没有照样搞成,现在也一样”。

华为的员工,被美国制裁时,有人把铺盖搬进公司,说“大不了睡地板,也得把技术攻下来”。

不光自己硬,还劝别人好好聊。

中国跟外国打交道,常说“有话好好说”,但谁要是想抢东西,咱也不含糊。

孔子学院里,外国老师讲中国抗战故事,学生们听得入迷。有个美国孩子说“原来你们这么能扛,难怪现在这么厉害”。

这股劲,慢慢成了让人佩服的底气。

说到底,中国不是天生就硬气,是被打疼了,才知道不拼不行。

从农民的锄头,到读书人的笔,从海边的血,到台湾的泪,这股劲早就融进骨头里了。

台湾媒体说的那句,其实是咱所有人的心里话:家在,国在,就不能退。

你看现在,年轻人穿着印着“中国”的T恤逛街,老人在公园讲过去的事,孩子们在课本里读英雄的名。

这就是传承。不是喊口号,是真真切切觉得,这片土地上的事,跟自己有关系。

当年三元里的农民不会想到,他们挥出去的那一锄头,会变成今天芯片厂里的一束光。

但他们一定知道,只要这股劲在,就没人能欺负得了咱。

这大概就是台湾媒体说的,那种“死战不退”的根吧。它不在史书的字里行间,在每一个普通人心里,在你我举起的拳头里,在孩子眼里的光里。

就像老辈人常说的:“咱中国人,骨头是硬的,血是热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外人踩在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历史   死战   台湾   世上   媒体   国家   中国   日军   硬气   炮台   农民   锄头   炮弹   洋人   山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