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指数出现较大分化,个股依旧是比较弱势,这使得众多股民的心情,又掉下谷底,很多个股,昨天反弹没涨多少,今天把涨幅全部跌回不说,还倒赔,为什么会这样?明天,大盘会怎么走呢?
第一,A股大盘全天保持了一个窄幅震荡,波澜不惊,但是深市两大指数,科创板指数确实在大涨。
一是,下午大盘开盘有一波半小时的小跳水。
大家都感到跌的不多,但是就这半小时,主力资金净流出增加到297亿元,较整个上午的161亿元,增加了136亿元,净流出速度是比较快的,随后它们再利用证券板块,把指数再拉起来,大家注意,此时大主力把银行也给拉起来了,然后再继续出货,循环往复。下午1点半之后,银行股稍作横盘后,便震荡反弹,在下方托住了大盘指数。
到了下午两点,主力资金净流出316亿元,收盘时净流出383亿元,半导体概念净流出120亿元,国产芯片83.4亿元,机构重仓68.5亿元,深成500指数58.4亿元。
净流入最多的是信创37亿元,充电桩51亿元,数字经济38亿元,网络安全34亿元等,由此可以看出,今天A股的高科技股炒作也是分化的,热点开始扩散.
二是,奔奔在午盘文章里说,下午的A股大盘不会出现大跌,也不会大涨。
大跌,这些主力们不敢,因为高价股跌下去再多,也很少有散户去承接,只能是他们自己再买回去,最终找到一个不开眼的接盘侠,不会大涨,最主要的原因是:
1,具体到现在热门板块的巨大涨幅,再往上拉,已经没有意义,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接盘资金,但是能接走这么多高价股的资金体量,是十分庞大的,现在难以找到。
2,这些热门品种,现在缺乏对手盘,因为现在热门科技股的筹码,大多是在大主力手里,A股没有那个主力,能和大主力做对手盘,因此,大主力自己,只能依靠银行的下跌,来做对冲。
3,往上拉升,就会面临4000点的强阻力区,既然在3800点都找不到接盘侠,再往上,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还要多花钱,主力的钱,也是要付利息的。
第二,奔奔给大家提一个新的观点,供大家参考,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A股指数都在涨,个股却是跌跌不休的原因。
一是,现在的A股走势,其实和美股的走势很相似了。
奔奔说的不是涨幅,而是走势,特别是今年4月7日之后的走势,相似度极高。大家可以自己打开美股纳指和道指的走势,对比一下。
最关键的就是,是最有意思的:美股是机构市场,极少有散户,现在A股做的都是机构重仓的品种,基本上把散户排除在外,这种走势,即使A股后市走出慢牛,也没散户什么事。
大家都知道,美股很少深跌,大都是急速下跌之后,快速回到原来的趋势里,美股大多时候是沿着20天均线震荡上行的,现在的A股也是如此,美股,特别是纳指,就是靠7大科技股反复上涨,来拉动纳指长年走牛,大家最近听的最多的是什么?是打造中国版的英伟达吧。
但是本本个人觉得,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走势形态,不是什么去散户化,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走势,等这波科技股行情之后,又会回到A股以往的走势里,就是散户行情,毕竟A股的散户是占了80%,这个数据是短期难以改变的。
二是,高价股,新科技股的虹吸效应。
散户持有的股票,里面的庄家,依旧在不断抽离资金,去参与高科技股票的炒作,这就是资金的虹吸效应,散户在这些中小股票里,十送主力,是期望它们会回来炒作这些品种。
第三,明天的A股会怎么走呢?奔奔个人以为,明天A股会出现回调,目前不具备大跌大涨的条件,继续小幅下跌。
文章上面奔奔给大家说了,现在的主力不敢大跌,也不会去大涨,想把筹码给抛出去,现在最后的走势,就是窄幅震荡,小幅涨跌,明天会延续这个行情。
奔奔昨天文章里说这个反弹结束了,主要的依据是,大盘并没有越过3850-3860点区间,今天对3860点的上攻出现了四次,都是无功而返,尾市还被集合竞价给打成绿盘,说明,今天的走势,是昨天大涨的涟漪,涟漪消失,反弹结束。
今天的走势,确立了奔奔昨天说的大盘60分钟双M顶结构是成立的,3860点就是其强阻力,话说回来了,大盘自8月25日以后,进入了高位横盘阶段,目前呈现出涨时缩量,跌势放量的格局,说明庞大的获利盘,需要消化,按照村长周一说的,目前科技股占整个A股的比例为四分之一,按照目前A股105万总市值计算,科技股市值达到25万亿。
从A股平均股价指数60分钟走势看,今天做出了一个小的圆弧顶,明天会下探5天均线,明天大盘会下探5天线3835点,20天均线3839点,10天均线3847点,这三根均线现在集中在一起开会,5天均线在最下方,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迹象。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下文章是本人原创,头条首发,抄袭必究!以下内容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