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解决了匈奴之患的人,其实并非卫青和霍去病,而是另一位将军

两汉时期最大的外患,便是一直觊觎西域和中原的“匈奴”。

为了对付这些匈奴人,汉朝的诸位皇帝可谓煞费苦心。

尽管大汉远征军逼得匈奴撤出了西域,退回了漠北,但是这些匈奴人就像蟑螂一样,根本没法彻底“灭杀”。

为了能彻底解决匈奴之患,汉朝努力了数百年……

匈奴之祸

匈奴其实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他们在上古时期便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匈奴没有什么攻击性,大家都在努力生存下去。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北方的匈奴也在搞统一,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使得匈奴成为了一支强大的势力。

秦朝时匈奴就试图入侵中原,但是被蒙恬大将军揍了一顿之后就跑了。

这一仗虽然赢了,但是蒙恬也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匈奴人的机动性很强,中原的马追不上匈奴人的马。

虽然匈奴人打不过我们,但是他们抢完就跑,根本不跟你打,咱们也确实拿他们没啥办法。

面对这种状况,蒙恬给出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修建长城,拦住匈奴人。

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是蒙恬首创,他也是学来的。

北方各国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因此各国其实都曾修建过长城,只不过那时候的“长城”并不长。

而在蒙恬提出修建“长”城建议后,秦始皇马上就同意了,并且开始征调修长城的民夫。

虽然修长城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总是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就会激起民愤,也就会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秦朝虽然亡了,但是长城好歹是修成了。

长城修好后,匈奴人傻眼了,他们的马可不是的卢,没办法跳上城头。

当时的北方草原上有两个比较大的游牧民族,他们分占东西两边,东边的叫东胡,西边的就是匈奴。

匈奴的南下之路被长城挡住后,他们只能向西迁徙,试图找到长城的漏洞,于是他们便来到了漠北。

漠北往南便是西域,而当时的西域各国根本挡不住凶残的匈奴人,因此西域诸国要么臣服于匈奴,要么搬家到别处去了。

此时的中原正在进行楚汉争霸,刘邦跟项羽打得热火朝天,最后是刘邦赢了,刘邦建立了汉朝。

汉与匈奴

汉朝初年,为了能让百姓休养生息,汉文帝实行“轻徭薄赋”,怎么对百姓好就怎么来。

但是这样一来,汉朝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汉朝一直处于防守态势。

一直到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即位时,汉朝才缓过劲来。

于是汉武帝下令开始征兵,准备对付匈奴。

汉武帝手下有两大猛将:卫青和霍去病,尤其是霍去病,他就像是一位上天派来的战神,是专门来对付匈奴的。

在霍去病的努力下,匈奴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他们失去了南下入侵西域诸国的能力,只能躲在漠北。

但是就在霍去病打算将匈奴人赶出漠北时,他却突然病逝了。

霍去病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他去世之后,汉武帝深感悲痛,就连出击匈奴的计划也搁置了。

霍去病的死让大汉失去了一把利剑,从此之后,汉朝征讨匈奴的战斗再也不像以前那么顺利。

汉武帝晚年变得昏庸,重用一些没有实力的武将,导致汉军损失惨重,匈奴又发展起来了。

不过这一次匈奴发展起来之后,他们内部出了问题,不管是多么强大的国家,只要发生内战,那可就完了,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匈奴内部的问题导致匈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呼韩邪单于领导的“南匈奴”,另一部分是由呼韩邪单于之兄郅支单于领导的“北匈奴”。

呼韩邪单于是亲近汉朝的,“昭君出塞”就是为了与这位呼韩邪单于和亲。

后来呼韩邪单于与大汉名将陈汤联手对付北匈奴,成功斩杀郅支单于。

北匈奴被消灭后,就只剩下了亲汉的南匈奴,由于王昭君的存在,双方和平共处了三十多年,直到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后,强行分裂匈奴,引起了匈奴各部的不满,于是他们便趁着汉朝也发生内乱的机会,又开始叛乱。

不过这一次的叛乱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匈奴的居住地遭遇了天灾,平民百姓都要饿死了。

有些匈奴人觉得应该找汉朝求助,有些人不愿亲近汉朝。

于是原来的“南匈奴”再一次分为南北两派,新“南匈奴”希望汉朝能救助百姓,刘秀也确实帮了他们,并且将他们安置在汉朝的河套地区。

而那些不愿与汉朝亲近的匈奴人,选择了漠北地区艰难生存。

东汉为了帮助他们,也曾与他们“互市”,也就是通商。

但是北匈奴这些人死性不改,他们总是劫掠前去做买卖的商人,后来就没有商人愿意做他们的生意了,双方也因此结了仇。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已十分强盛。

有劲儿当然要使出去,于是征伐北匈奴的战争开始了……

燕然勒功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非常宠爱自己的皇后窦皇后,以至于窦皇后的家人也跟着享福。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窦皇后有个哥哥叫窦宪,此人仗着有窦皇后撑腰,可以说是权倾朝野,朝中没有人敢惹他,可惜他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汉明帝的第五个女儿叫刘致,被封为“沁水公主”,封地就在沁水县。

沁水公主是林黛玉那种类型的清冷美女,身娇体弱,不能发笑。

出于对女儿的疼爱,明帝亲自选址,给女儿修建了一座园林,世人称这座园林为“沁园”,词牌“沁园春”就是由此而来。

汉明帝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女儿,汉章帝也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妹妹,但是窦宪却偏要来招惹这位“皇家明珠”。

窦宪看上了“沁园”,并打算强行将其买过来,沁水公主害怕招惹嫂子,只好将自己的家拱手让出。

这天,汉章帝出门巡视时路过沁水县,于是便想着过来看望妹妹。

可是等汉章帝到了沁园门口之后,却发现这里变了样子,汉章帝派人过去一问,这才知道是自己的大舅子抢了自己妹妹的家。

汉章帝“盛怒”,当即派人将窦宪给抓了起来,窦皇后为了保住哥哥,求了汉章帝好久,最后是毁服谢罪,这才保住了窦宪一条命。

汉章帝虽然没有杀窦宪,但是他心里的火可没有消,所以汉章帝在世之时,窦宪一直都夹着尾巴做人。

公元88年,汉和帝即位,窦宪又嚣张了起来,但是他嚣张了没多久,就因为杀害朝廷命官被抓了起来。

这一次他杀的还是妹妹窦太后的宠臣,就连窦太后都不想救他。

为了保住自己的命,窦宪主动要求去征讨匈奴,希望能洗清自己的罪过。

当时正好缺一个带兵出征的人,于是窦太后就给了窦宪一个机会。

窦宪出征之后,北匈奴畏惧汉军之威,就打算直接投降。

而此时南匈奴派人来找窦宪,计划给北匈奴的单于准备一场鸿门宴。

窦宪同意了南匈奴单于的计划,但是他们的计划出了纰漏,北匈奴的单于虽然重伤,但是没死,所以窦宪还是要去北方追他们。

窦宪一直追到了燕然山,在燕然山勒石记功后就打算撤退了。

但是窦宪又觉得匈奴单于受了重伤,现在是个好机会,于是之后他又继续追了上去。

窦宪与北匈奴的最后一战发生在金微山,汉军大破匈奴,北匈奴抵挡不住,只好继续向西逃窜,一直逃到了欧洲。

窦宪将没能逃走的匈奴平民收拢起来,让他们与南匈奴合并,让所有匈奴人都成为了大汉的子民。

从此与大汉为敌的匈奴便不复存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历史   匈奴   将军   卫青和   单于   汉朝   西域   长城   漠北   沁水   汉武帝   皇后   中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