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晓
编辑/筱晓
人走茶凉,杨少华走后,曾经的“兄弟伙”如今连一丝体面都没给,在葬礼上,对三家的感谢却成了网友眼中的“攀关系”。
儿子杨议更是因为伤心过度哭晕在灵前,网友纷纷辣评“演的吧”,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逢场作戏”?
赵本山送花圈祭奠却成了彰显地位的“工具”,一场葬礼如今成了观众看热闹的“戏台”,杨少华的结局令人唏嘘。
面对网络争议,助理出面回应去世“真相”,网友纷纷感慨“今时不同往日!”。
7月11日,天津殡仪馆内正在举行着杨少华的葬礼,场面非常盛大,吸引了不少媒体朋友前去送行。
这本应该为杨少华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没想到却成了网友的“戏台”,一场告别仪式将“人走茶凉”诠释的淋漓尽致。
杨少华绝对称得上是相声界的泰斗,就连送葬的场面都十分盛大,一连串豪车组成的车队,从车头望不到车尾,殡仪馆外也是聚集了不少人前来送行。
有真心实意的街坊邻居,还有一些媒体朋友,毕竟是相声界的一位大人物,就算是去世了,也要“扒掉最后一层皮”。
儿子杨议弄这么大的阵仗也是想让父亲走的“体面”一点,灵堂前,他拿着话筒回顾父亲的一生,并对父亲的三位“恩人”表示感谢,言语之间尽显真诚。
常家、马家、侯家,他们分别都在杨少华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可以说没有这三家的鼎力相助,就没有如今的杨少华。
刚入行时,杨少华还没有门户,于是马三立就将这位“海青”出身的他收为义子,给他名分,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将他栽培成人。
侯宝林救他于“水火”,更是在他落魄时,给他钱和住处,对杨少华而言是“救命之恩”。
至于常家,算得上是他的“引路人”,杨少华之所以能走到相声这个行业中来,那是因为有常家的指点。
在这个最讲规矩的相声界里,作为杨少华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家,理应出现在这个重要场面,可是他们硬是没有给杨少华留一丝“体面”。
台上杨议对三家感激不尽,当镜头转向台下时,座位上却空无一人,发自肺腑的感谢最后却成了一场空。
如此重要的场合,作为杨少华生命里最重要的三大家为何没人出面,场下的空座位在这告别仪式上显的格外扎眼。
即便是年纪大了不方便出席,派个小辈出席撑撑场面也是好的,如今将“人走茶凉”诠释的淋漓尽致。
杨议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将三大家放在货架子上铐,网友对此也是议论纷纷“难道是闹僵了,如今连葬礼都不出面”。
不仅如此,杨议也没好到哪去,在发表讲话时,泣不成声,最后还哭晕了过去。
看到视频的网友坐不住了“这是演的吧”“作秀蹭流量”“这是知道自己没钱赚了”“老爷子活着呢时候还拉出去直播,现在人没了知道哭了”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争议不断。
此事还得从一条带货视频说起,在杨少华去世的几个小时前,相关账号上还发布了他的带货视频。
网友纷纷表示“儿子压榨爹”,如今在葬礼上哭晕过去,很难不怀疑是“真情流露”还是“逢场作戏”。
这年头,只要网上有点风吹草动,那些吃瓜网友就会无限放大,恐怕放过一个细节。
更有细心地网友,通过现场的画面发现了赵本山送的花圈,本来就是送去祭奠的,没想到网友又将矛头对准了赵本山。
赵本山送的花圈上写着“赵本山老师”,而同样送了花圈的郭德纲却没加名字,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网上也开始对“谁更讲规矩?”这一问题尽兴讨论,说“送花圈在自己名字上加上老师难道不是在体现自己的地位么?”而郭德纲的做法才像是真心实意来送别的。
德云社可是出了名的讲规矩,这下子更是赚足了网友的好感。
本来一场好好地葬礼,如今却成了网友看戏的“戏台”,更多的不是为杨少华老爷子的离开感到悲伤,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整个相声界所谓的“规矩”。
这场送别仪式简直乱成了一锅粥,质疑声不断,好在这时有人出面回应,将众人的视线拉回。
杨少华的助理在葬礼当晚变出面回应网络上的各种猜测质疑,表示网上骂“儿子压榨爹”的视频其实是老爷子去给自己的义子捧场,分文未取,自己还包了红包,并且带货视频是三天前的,是工作团队按照原本计划在当天发出。
老爷子“中暑去世”更是无稽之谈,杨少华一生爱吃甜食,还喜好抽烟,生前肺部感染严重,病情反复发作,这次加上老毛病这才引起的肺衰竭,抢救无效。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面,而非事实,很多“真相”都是我们由网上信息碎片拼凑出来的
现在回看杨少华的一生,由一个“海青”,到如今相声界的“泰斗”,是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抓住机会,才实现了“鱼跃龙门”。
相声界的“规矩”,经过时代的洗礼也发生了更新换代,由老一辈的“人到礼到”到现在“人走茶凉”变成常态,即使场面再盛大都比不上自己心中的那份“情”。
如今葬礼上那份感谢的落空对于杨少华也是一份遗憾。
信息来源:北京时间、杭州日报
更新时间:2025-07-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