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不顾劝阻再度加码,美方把火烧上来,中方反倒更硬气,两部门亲自上阵,多线同步出手。这一轮,我方不只扛住还夺回主动,还把一条更硬的底线摆在台面上,荷兰不能再进半步,真正的杀手锏藏在后面。
从马来西亚与中方就贸易问题进行沟通等情况来看,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如果能够谈拢还好说,如果谈不拢美国是否要发起新一轮的制裁?中国是否能够硬扛压力取得胜利呢?
在过去10天时间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效果已经逐步体现,主要体现在“特别港务费”、芯片反制这两个领域。
先说“特别港务费”的问题,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在中美 10 月 14 日互加港口费之后,首个受影响的美国相关方出现了,14日当天,美国美森公司运营的一艘载运量达2378个标准箱的货船停靠我方港口,正好赶上中国在特别港务费上对美国反制,所以这艘船只被征收了六十多万美元。
如果这艘船早一天卸货就不会额外掏腰包了,但问题是,在出发前谁也没有预料到美国会在贸易问题上再次对中国加码,而我方的反制之快,让美企毫无反应余地,最终只能按规则缴纳费用。
而在此之前,国际航运公司基本都做出了绕行计划,而美企船商却没办法这样做,哪怕是在越南卸货进而转运到中国,其中的费用也远高于特别港务费的金额,因此,一众美国船商也只能低头交款,期待中美双方能够在该领域展开谈判。
相较于船舶领域明码标价的征税,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反制要更加直接、更加复杂,也让特朗普政府更加头疼。自10月10日起,中方已经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而其他在华美企就没几个干净的,所以各方都有些胆战心惊,甚至一些美企还做出了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
就比如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已经开始计划退出中国市场,但依旧会和境外的中企保持相关合作。作为美国存储芯片领域的巨头,美光的声明看起来有些突然,但早在2023年,美光就被安全审查过,其长期垄断我方市场,甚至还打压中国本土存储芯片厂商的崛起。这种行为对我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最重要的是,中美虽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但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却是暗流涌动,尤其是在关税战的背景下,我方绝不允许这样一家美企掌握我方信息安全。
而随着中国对美国芯片管控力度增强,大部分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盈利都出现大幅度降低。除美光外,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市场份额也从 95% 直接清零。主要原因是自 2022 年起,英伟达多次以美国政府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为由,接连停止向中国供应多款 GPU 产品,这不仅违反了此前对中国出口芯片增加的诸多附加条件,也是违反了我们的法律。
而在特朗普重返白宫打响关税战之后,英伟达甚至还配合美国,在对华出口的芯片H 2 0算力芯片中出现了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这些芯片具备“追踪定位”功能,严重威胁到我们的信息安全。
不仅美国本土企业有问题,美国的盟友也在芯片领域发力,10月初,荷兰法院就针对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在全球30多个主体进行冻结,为期一年。数天后,荷兰还将安世半导体99%的股份交由“指定人员”进行管理,这种行为和明抢我方企业资产没有任何区别。
对此,我方直接给出二连击,不仅明确谴责荷兰政府的行为,并大幅度降低对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产品的进口,而该公司虽然掌握了顶尖的光刻机技术,是生产高精尖芯片绕不开的环节,但这些光刻机的制造还需要我方出口的稀土,不出意外的话,针对荷兰的稀土政策也在路上了。
总的来说,中国这一系列的举动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对西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制裁进行强硬反制。一方面,中国本身已经开始打造自身的芯片体系,每年大规模进口的基本都是中低端芯片,现在中国已经找到了替代技术。
另一方面,中国在芯片领域受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其他领域没有优势,对等反制也能为中国争取到足够的优势,我们现在只需要足够的时间等待其他领域大放异彩即可。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