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入伏。三伏天已至,“冬病夏治”正当时,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提醒,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此时人体毛孔开张、气血循环加速,经络处于“开放状态”,此时贴敷三伏贴,药物更容易通过皮肤渗透至脏腑经络,达到最佳调理效果。
“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如哮喘、关节炎、虚寒性胃病等),多因人体阳气不足、寒邪凝滞所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田欣源说,三伏天借助自然阳气的“加持”,通过中药贴敷穴位,可温补驱寒,减少冬季发病概率。中医强调“治未病”,三伏贴正是通过提前干预体质,在疾病潜伏期(夏季)进行调理,就像“夏天蓄水,冬天防旱”,通过三伏天的阳气储备为冬季健康打下基础。
“三伏天能助阳益气、祛寒除湿,达到增强机体抵抗力、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效果。贴敷三伏贴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选穴要精准,二是药品和配方要把控严格。”田欣源说“一人一方,贴敷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贴敷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适合5类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虚寒性胃痛、腹泻、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等;骨关节疾病,包括风寒湿型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虚寒性腰腿痛等;儿科疾病,包括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消化不良、遗尿等;亚健康人群调理,包括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冰凉、易疲劳)、免疫力低下者。
田欣源进一步介绍,还有一些人群不适合贴敷三伏贴,“比如热性疾病、阴虚体质者;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的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具有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者。”
“本年度贴敷工作已启动,2岁以上的即可贴敷”。田欣源说,“贴敷时间儿童为2小时,成人4小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缩短或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可以减少贴敷时间。”田欣源说,“首次贴敷注意观察皮肤反应情况,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痒感、局部皮肤发红属正常反应。若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耐、灼热、疼痛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不要搓、抓、挠。”
记者:孙镇镇 通讯员:王竹君 陈晨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