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3年半,西方终于发现,越来越多国家,把黄金存在中国了

俄乌冲突都打了三年半多,西方国家终于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黄金存到中国了。

2022年初,美国为了加速俄乌冲突结束,大手一挥,就冻结俄罗斯上千亿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美国这招有没有影响俄罗斯暂且不说,但是他引起了别的国家的注意。

大家一看,美国行事这么嚣张,存在那里的钱说冻结就冻结。

况且俄罗斯也算是一个大国,都这么随意下手,那我们这些小国又能怎么办。

黄金“搬家”

2025年初,全球黄金市场出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年1月,伦敦金库的黄金持有量大幅减少了151吨,这一数字创下了2016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月度降幅。

一时间,伦敦金库的提货等待时间也延长至四周以上,整个市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

与此同时,亚洲地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在三年内把黄金仓储能力提升至2000吨,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向全球宣告香港作为亚洲黄金枢纽的决心。

上海黄金交易所在香港启用的交割库也顺利完成了首笔跨境交易,为亚洲黄金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中国央行更是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9月末,储备量已经达到了7406万盎司,约合2297吨,成为全球黄金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信任危机

这场黄金大迁移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2022年初,美国冻结俄罗斯数千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举动,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金融世界。

这一事件让各国政府和投资者深刻认识到,即使是被视为“终极避险资产”的黄金,如果存放地卷入了地缘政治的漩涡,也可能面临失去流动性的风险。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半的时间,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战场本身。这场冲突彻底打破了人们对西方金融中心天然安全的固有认知。

美国对俄罗斯资产的冻结,不仅是对俄罗斯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让其他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担忧。

连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保障自己的储备安全,那么对于那些中小国家来说,他们的资产又如何能得到保障呢?

这种担忧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黄金储备策略。

世界黄金协会2025年的报告显示,新兴市场央行已经成为全球购金的主力军。

2025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全球购金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波兰、印度等国家也在持续增持黄金。

除了购买黄金,各国还在调整黄金的存储地点。

以往,全球大约75%的跨境黄金存储集中在纽约、伦敦、苏黎世等西方金融中心,而现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纷纷将部分黄金储备转向亚洲,中国凭借其完整的产业生态和不断提升的金融实力,成为了众多国家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中国的优势

中国能够在这场黄金大迁移中崭露头角,并非偶然。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最大黄金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这三个头衔的国家,中国拥有坚实的黄金产业基础。

2025年一季度,国内原料产金达到了87.24吨,加上进口原料后,总产量更是高达140.83吨。

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季度的成交额突破了10万亿元,期货市场成交额同比激增143.69%,这些数据都充分展示了中国黄金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的“黄金之路”项目,在上海海关“袖珍型出口监管仓库”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国内黄金加工与国际板金库的直接对接。

这一举措使得运输成本降低了50%以上,2025年该项业务规模预计将超过100亿元。

而香港交割库的启用,则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线的iPAu99.99HK等合约以人民币计价,为国际投资者搭建了一条“人民币—黄金”的闭环兑换通道,成为了连接在岸与离岸市场的重要桥梁。

监管创新也是中国的一大优势。上海海关推出的保税黄金“不设存储期限”政策,对标纽约、伦敦等国际标准,满足了主权储备长期存储的需求。

“保税+WMS”数字化监管系统通过金锭唯一编码实现了全程可追溯,既保障了黄金的安全,又提高了运营效率。

这些举措让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覆盖了16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前10个月成交额达到了3.67万亿元,上海口岸的保税黄金进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挑战与机遇

当前的黄金迁移潮,正在推动全球黄金市场从传统的“伦敦—纽约”双核格局,向“伦敦—纽约—上海”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演变。

然而,中国要想成为成熟的国际黄金枢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国际信誉的积累。伦敦能够成为全球黄金中心,经过了百年的积淀,拥有完善的法治信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

西方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需要进一步与国际规则接轨,完善产权保护细则,让投资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托管流程和风险边界。

不过,香港的“缓冲作用”正在逐渐显现,特区政府计划建立的黄金中央清算系统,拟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互联互通,有望成为衔接东西方规则的重要纽带。

其次是金融开放的节奏把控。

目前,黄金进出口管制仍然导致内外盘价差存在,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渐进性,也让部分国际资金对流动性有所顾虑。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试点突破”的策略。

香港交割库免收仓储费等优惠政策降低了国际投资者的参与门槛,“黄金之路”项目则通过保税加工实现了产业链的跨境融合,逐步缩小了市场分割。

最后是意识形态的跨越。要吸引资本主义国家将战略资产存入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打破一些观念上的障碍。

中国完整的黄金产业链能够提供从精炼、加工到交易的一站式服务,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50%以上的效率提升,让成本优势成为了吸引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正如道富环球策略师所说,当交割效率与成本优势足够显著时,立场差异会逐渐让位于实际利益

尽管面临着这些挑战,但中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全球黄金市场重心的东移,中国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话语权有望不断提升。

2025年亚洲时段黄金期货交易量占比突破1/3的数据,已经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香港的2000吨级储备中心建成,当上海的跨境黄金交易量持续攀升,当“人民币—黄金”的兑换闭环日趋成熟,中国不仅将成为全球黄金的“安全避风港”,更有望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场黄金东移的浪潮,不仅仅是黄金存储地点的改变,更是全球金融信任的重新分配。它将改写全球黄金市场的版图,也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枢纽,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中国   黄金   发现   伦敦   全球   上海   俄罗斯   国家   香港   国际   黄金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