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历经一年时间,行程两万五千余里,途经11省份,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及红十五军团实现会师,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1971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老同志建议,整理几首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民歌,并进行加工创作。这一想法得到周总理的支持,决定由中央文化组组织创作力量完成几首革命历史歌曲,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50周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采录组组长王敬之和编辑王惊涛来到陕西,同徐锁、李若冰、关鹤岩、冯富宽等人组成了工作小组到延安采风。他们中间就有10岁即跟随哥哥刘炽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作曲家刘烽。
在延安招待所,大家整理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工农齐武装》和《翻身道情》四首歌曲。一次,刘烽和李若冰在聊长征、聊土地革命,回忆起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前的那段艰难岁月时,感慨万千。创作组组长关鹤岩提出,增加一首反映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带来革命大转折的歌曲就更好了。这段历史既能反映中央红军的及时到达,挽救了陕北根据地;又能反映出陕北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历史贡献——使大西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前进阵地。这些想法使大家很快达成共识,继四首歌曲之后,他们开始了反映“迎接中央红军的歌”的创作。
创作者在延安合影
歌曲在创作上有很多细节,体现了陕北方言独特的造境构象功能。不仅用了很多陕北地方特色用语和颇具生活化的衬词,还借鉴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诗歌及新中国成立后歌颂延安诗歌中的一些语句和表述方式。如“哟”“噢”等衬词,“哎咳哎咳哟”“依儿呀儿来把哟”等衬句,“一道道”“一杆杆”“山丹丹”“红艳艳”等叠音,强烈的地域特色,既是音乐旋律的需要,更是情感的需要;还比如借用贺敬之《回延安》中的“围定”,把“手把亲人热炕上坐”改成“围定亲人热炕上坐”等,兼具生活化与艺术化。整个歌曲听下来亲切、生动、喜庆,气势也大,表现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歌曲最后定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个极具陕北风格的歌名。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词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 哎咳哎咳呦
把门开 哎咳哎咳呦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咿儿呀儿来吧呦
热腾腾儿的油糕哎咳哎咳呦
摆上桌哎咳哎咳呦
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
咿儿呀儿来吧呦
围定亲人哎咳哎咳呦
热炕上坐哎咳哎咳呦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
咿儿呀儿来吧呦
满天的乌云 哎咳哎咳呦
风吹散 哎咳哎咳呦
毛主席来了晴了天
晴呀晴了天
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1971年底,歌曲创作完成后,由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唱,28岁的青年女演员杨巧担任领唱,同年12月25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2004年9月30日,该曲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共青团中央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而推荐的“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