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潮牌店前最触目惊心的一幕:病态现象,祸害了多少中国女性

前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不上海就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上千名顾客顶着40℃的高温排成长队,只为抢购一件商品。

为此,不少顾客中暑中暑晕倒被抬走,还有些顾客因插队撕扯头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品牌主理人全程在二楼拍照,员工吹着空调说笑。

这家店到底卖的什么稀罕物?这商品真的值得消费者这样做吗?

从“排队”到“失控”的6小时

8月16日清晨5点,很多年轻人可能刚刚结束夜生活,但不少年轻女性已经带着折叠凳和冰袋站在商场外。

这次他们的目标是TWOI Design Lab新店的限量款发夹——一枚原价88元的塑料发卡,却被二手平台炒至380元。

因为队伍过长,加上当天温度达到了40℃,所以不少排队的顾客因为中暑而晕倒,除此之外,队伍因为管理不善,还出现了因插队而打架的现象。

但这一幕在黄牛眼中在正常不过,此时的他们,正举着“代排500元”的牌子,将排队号贩卖给急于求购的消费者,趁着这波好好赚一笔。

值得注意的是,当顾客在烈日下暴晒时,店内的员工却在空调房中悠然自得,收银台仅开放两个通道,结账速度慢得像蜗牛。

更讽刺的是,品牌主理人“兵熊小英”直到下午两点才现身,全程坐在二楼拍照打卡,对楼下的混乱视而不见。

现场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顾客在商场提供的饮用水中艰难等待,而店内员工却一边吃着冰镇饮料,一边讨论着“今天的销售目标”。

黄牛更是从清晨起便霸占收银台,导致队伍纹丝不动,最终这场混乱以三名顾客中暑送医、多人受伤告终,店铺当天即被相关部门勒令停业整顿。

事件爆发后,品牌方发布道歉信,承诺“抵制黄牛”“线上预售”,并为持有邀请函的顾客报销交通费和住宿费,赠送1000元购物券。

但是这一补偿方案却引发更大争议:无邀请函的普通消费者,哪怕排了10小时队也得不到任何赔偿。

“同样顶着大太阳排了一天,凭什么只补偿一部分人?”网友的愤怒声浪迅速淹没品牌方的道歉。

更讽刺的是,主理人在道歉信中称“理解消费者的崩溃”,却在事件发酵后仍以“委屈”姿态示人,仿佛这场闹剧与自身无关。

新消费主义陷阱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现在买个东西这么难?TWOI Design Lab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好?为什么有这么多年轻人去追捧?

其实并不是TWOI Design Lab的产品多么有亮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是商家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制造稀缺,收割流量,通过这种“饥饿游戏”,品牌将原价88元的发夹包装成“稀缺艺术品”,再利用“少女心”“高级感”等词汇制造焦虑。

而很多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在看到别人都有,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心理,而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被迫加入抢购行列。

对于这些排队凑热闹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知道这种产品自己根本用不上,可就是不想被朋友圈落下。

正是在这情绪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蹲守线上预售,如果失败,就又会托黄牛加价购入,而当他们收到包裹时,这种兴奋可能只持续十分钟,随后便是强烈的空虚感。

除此之外,黄牛的存在,进一步扭曲了消费逻辑,他们通过囤积商品、操纵市场,将88元的发夹炒至380元,甚至出现“代排号”以300元成交的荒诞现象。

这种“资本游戏”不仅榨干消费者的钱包,更将商品从“实用品”异化为“投机品”。

“他们要的不是顾客,是热搜词条。”网友的吐槽一针见血。品牌方明知黄牛垄断商品却放任不管,甚至通过限量策略变相鼓励炒作,最终形成“品牌-黄牛-消费者”的剥削链条。

谁在为这场闹剧买单?

TWOI Design Lab的主理人“兵熊小英”,并非传统设计师,而是一位知名网红博主,开业当天,很多人其实都是冲着她的名头去的。

兵熊小英

但在闹剧发生之后,“兵熊小英”连面都没露一下,哪怕是消费者出现生命安全,她都表现的漠不关心,就这种“收割流量、逃避责任”的态度,其实也暴露了当下网红经济的畸形生态。

被停业整顿之后,品牌方是一点没有反思的营销手段有问题,在他们的道歉信中,一边呼吁消费者“抵制黄牛”,一边继续使用饥饿营销手段,试图将矛盾转移给第三方,但仔细想想我们就能明白,最终获利的还是他们。

而为这场闹剧买单的,其实还是那些追捧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她们被品牌方的“精致陷阱”裹挟,在“拥有即精致”的错觉中失去理性判断。

很多人可能在排队间隙,会不由自主的在想自己到底在买什么,至于答案,可能她们自己也不知道。

其实这就是品牌方“消费陷阱”的另一环,在年轻人中构建一种圈层归属感,一种“我也配得上精致生活”的幻觉,以及一种被社交媒体异化的自我价值。

所以这场闹剧,其实消费者也是最终的受害者,他们不仅为此付出金钱、时间,最终还让商家当韭菜割了一次又一次。

可悲的是,上了一当又一当的他们,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他们身处在“消费主义牢笼”,而这个牢笼,既有消费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品牌的原因。

不过更大的原因,只是整个网络空间都存在这种对“精致生活”的过度渲染的声音,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拒绝为焦虑买单,抵制黄牛炒作,支持理性消费。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破“消费主义牢笼”,找回真正的自我价值。

信息来源:热搜!排队8小时还没进去?网红品牌上海开业当天有人现场晕倒,网友:看不懂 新民晚报2025-08-1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财经   祸害   触目惊心   病态   上海   中国   现象   女性   黄牛   品牌   消费者   顾客   闹剧   商品   牢笼   发夹   精致   当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