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有过七名两米以上的球员,她们都是谁?

在1985年以前,国际篮联的比赛规则中是没有三分球的。

这样一来,一支女篮球队如果要想凭借着外线进攻获得胜利,那基本上就是没有可能的了。因为外线进攻的命中率肯定是不如内线高,内线孱弱的球队碰上拥有强大中锋的球队,可以说就是必败无疑了。


男篮还可以凭借跑跳方面的优势,来个以小打大,以快制高。女篮则由于先天性的身体劣势,根本就无法实现以小打大的胜利。

前苏联女篮就是靠着身高2.10米的谢苗诺娃称霸世界女子篮坛30年。

后来有了三分球,小个子球队终于获得了一线生机,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有高大中锋的女子篮球队伍更占优势一些。

对于女篮来说,身高超过2米的运动员就属于巨人了。由于女性先天的身体劣势,所以身高超过2米,同时又具有一定运动能力的选手实属凤毛麟角。

因此,在世界女子篮坛,优秀的身高超过2米的女子篮球运动员非常少见,一般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女篮中锋身高也就是一米九十多。

在这方面,咱们中国女子篮球队可谓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多年来在女篮国家队效力的身高超过2米的巨人选手已经达到了七人之多,稳居世界第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女子篮球队能和中国队相比。

下面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并且点评一下。中国女篮的这些女巨人们。

陈月芳

陈月芳生于1963年,身高2.08米,1980年入选国家队。


在80年代,实际上身高超过1.90米的女篮运动员都很少。因此陈月芳凭借着自己的身高在篮下定点投篮,基本上可以做到予取予求。

但很让人惋惜的是,陈月芳实际上是一个巨人症患者。她在场上移动缓慢,弹跳力几乎为零。笔者当年曾经看到过,在一场国内比赛中,有一个球卡在了篮脖子上,裁判让陈月芳把球拿下来,但陈月芳竭尽全力地跳,说什么也够不着。

因此陈月芳的地位,很快就被比她小四岁的郑海霞给取代了。

2000年,陈月芳不幸早逝,令人非常惋惜。

郑海霞

郑海霞生于1967年,身高2.04米。

郑海霞没有什么先天性的疾病。她的运动能力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身高超过2米的女选手中最好的。苏联的谢苗诺娃很幸运,没有在比赛中与郑海霞交手,否则她会输得非常难看。

郑海霞在1984年,年仅17岁时就入选了国家队,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此后她就一直是中国女篮的核心中锋,中国女篮就是围绕着她一个人来建设的。


当然郑海霞也不是没有弱点,她的脚步和今天的李月汝韩旭比起来,那还是要慢得很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郑海霞时代的中国女篮才会多次被韩国女篮偷袭得手,数次失去亚洲的桂冠。

余沙古丽

余沙古丽是新疆维吾尔人,生于1981年,身高2.08米。

她原本是一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但是由于身体越长越高,所以不得不在18岁的时候改行来打篮球。


2002年,当时担任中国女篮主教练的宫鲁鸣指导,将余沙古丽招入国家队集训,但是很快就发现她并不适合参加国际比赛。

因为余沙古丽患有脑垂体瘤,实际上也是个巨人症患者,而且她接触篮球太晚,基本功太差。

因此很遗憾,余沙古丽没有能够实现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的愿望。

魏伟

魏伟生于1989年,身高2.06米。

魏伟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所以魏伟是一个纯粹自然长成的女巨人。

在郑海霞退役后,中国女篮曾经长期没有身高超过2米的中锋,因此国际比赛战绩不佳,很多年都没有拿到过世界大赛的奖牌。所以人们对于魏伟都是充满了期望的。


然而很可惜,魏伟的身体比较“软”,力量不足,比起今天的李月汝和韩旭,差得太远了。因此魏伟虽然入选了国家队,也参加了伦敦奥运会,但是却打不上主力,还是要给陈楠打替补。

李月汝、韩旭、张子宇

这三位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就把她们放在一起说了。

这三位女巨人,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更奇迹,一个比一个更厉害。

她们虽然都属于巨人,但却都是正常生长发育出来的,李月汝和张子宇,甚至于在相貌上都没有那种“巨人观”,和正常的女性完全一样。李月汝更是连高个子女生普遍具有的那种粗嗓门都没有,说话的声音十分婉转悦耳。

李月汝和韩旭现在都是世界级的中锋,张子宇则具备了成为世界篮球女王的基础,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展望未来,中国女篮肯定是不会再缺少女巨人了。因为在更年轻的一代女篮新苗中,身高超过2米的小花儿正在竞相开放,而且她们还都是正常发育的,今后再也不会有把巨人症选手拉来充数的事情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体育   球员   女篮   中国   身高   中锋   巨人症   国家队   女子   运动员   巨人   篮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