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关税终于谈妥,欧盟大出血敲定15%止损,美国得到万亿输血

美欧贸易关系这些年一直挺紧张的,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老是挥舞关税大棒。话说回来,这次2025年7月27日达成的协议,总算让双方松了口气,避免了更严重的贸易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在苏格兰的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见面后,宣布了这个结果。美国对欧盟大部分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比特朗普之前威胁的30%低了一半,但比欧盟原本争取的10%高出不少。

欧盟这边呢,得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到美国,还得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外加采购大量军备。乍一看,欧盟像是让步多一些,美国捞了不少好处,但仔细想想,这里面有不少权衡。欧盟想的是止损,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美国则是通过关税和投资来给自己经济打气。

整个过程从4月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开始,到7月谈判白热化,欧盟内部也吵得不可开交,法国人觉得太软弱,德国人觉得至少汽车业没崩盘。大家都知道,全球贸易现在这么乱,这协议虽不是完美,但至少稳住了局面。

美欧贸易摩擦升级

贸易摩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特朗普从4月2日就放话,要对全球征收高关税,欧盟自然成了重点目标。起初,美国对欧盟商品的平均关税只有2.5%左右,但特朗普加征后,汽车零部件之类的直接飙到27.5%。

欧盟不干了,准备反制,列出了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清单,包括波音飞机和波旁威士忌。要是真打起来,双方经济都得遭殃。7月12日,特朗普又威胁8月1日起征收30%关税,这下欧盟急了。

冯德莱恩团队多次飞去华盛顿谈判,中间还穿插着跟日本的协议,日本也接受了15%的关税率。欧盟内部呢,法国一直叫嚷要硬气点,用“反胁迫工具”反击,但其他国家觉得先谈着再说。德国总理默茨就说,这协议避免了贸易冲突,对出口型经济是好事。

荷兰总理也发帖,说零关税更好,但现在这样至少给企业稳定预期。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觉得这协议可持续,避免了大西洋两岸直接对峙。爱尔兰总理马丁则直言,关税高了会让贸易更贵更难,但总比没协议强。

整个谈判过程,欧盟合并了两个反制清单,总额930亿欧元,随时准备开打,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话说,这也反映出欧盟的困境:经济本来就疲软,通胀高企,再来场贸易战,估计GDP得降0.1%到0.15%。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算过账,15%关税会让德国GDP一年内掉0.15%,损失65亿欧元。法国贸易部长直呼这是欧盟的惨败,觉得早该展示反击能力。总之,这协议是压力下的产物,美国强势,欧盟求稳。

协议条款欧盟让步多,美国收益大

协议具体内容其实挺不对等的。美国对欧盟大部分出口商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包括汽车、药品和半导体。汽车关税从27.5%降到15%,这对德国车企是利好,跟日本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了。但钢铁和铝制品还是50%的惩罚关税,超过配额的部分更严。

例外商品有飞机及其零部件、某些化学品、仿制药、半导体设备和部分农产品,这些零关税。欧盟承诺三年内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这能帮欧盟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但价格波动风险大。

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到美国,涵盖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这笔钱原本能用在欧盟本土创新和升级上,现在流向美国,等于给美国经济注资。欧盟还得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军备,具体数额没公布,但肯定不少。

美国则对欧盟开放市场,某些商品零关税,比如汽车从10%降到零。但整体看,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壁垒高了,美国产品进欧盟更容易。特朗普吹嘘这是史上最大协议,预计带来900亿美元关税收入,加上投资和采购,总收益超万亿美元。

冯德莱恩说这是最佳结果,能带来稳定和可预测性,尤其能源采购是受欢迎的,能买到更可靠的来源。但欧洲各界不买账,德国批发外贸服务联合会主席扬杜拉说,每个百分点关税都太多,对商户是生存威胁。

基尔研究所贸易政策主任辛茨批评这是糟糕交易,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建议欧盟联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韩国组联盟制衡美国,但没被采纳。

法国总理巴鲁直言这是欧盟黑暗一天,贸易部长圣马丁说特朗普只懂力量,早该硬气点。意大利政府觉得协议保证了稳定,但法国人觉得欧盟投降了。总之,这协议让欧盟出血不少,美国坐收渔利。

欧盟经济承压,美国借机巩固霸权

协议对欧盟影响深远。短期看,避免了30%关税的噩梦,但15%还是高于历史平均2.2%,会增加出口成本,削弱竞争力。德国作为欧盟引擎,汽车制造业、高端装备业冲击最大。出口到美国的成本涨了,市场份额可能丢。

能源转型本来是德国重点,现在大规模买美国能源,得调整结构,增加成本。法国企业松了口气,说天没掉下来,但觉得协议不平衡。欧盟整体GDP可能降0.1%,资金外流6000亿美元,影响本土研发和基础设施。

能源采购转向美国,多元化是好,但价格话语权丢了,受美国市场波动影响大。内部批评声浪高,法国抱怨布鲁塞尔太软,德国商界叫苦。长远看,欧盟工业自主性受损,美国标准渗透进来,产品壁垒降低,美国企业更容易进欧盟市场。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这协议让欧盟更难翻身,可能面临经济寒冬。美国呢,关税收入900亿,充实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军事。万亿资金注入,提升竞争力,巩固经济霸主地位。

特朗普视之为政绩,开启欧盟20万亿美元市场大门。欧盟开放市场,接受美国汽车和工业标准,美国车企优势大,出口扩大。能源和军备销售大增,美国企业笑开花。

话说,这协议像饮鸩止渴,欧盟止损了,但长远战略失误大。欧盟本该联合更多国家对抗,但被美国各个击破。现在,欧盟得执行协议,调整经济,美国则继续推进贸易议程。

这事儿给全球贸易敲响警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让多边体系摇摇欲坠,世贸组织权威受损。欧盟本想零关税,尤其汽车,但现实是妥协。

其他国家看在眼里,日本也签了类似协议,英国拿到10%优惠。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韩国得想想怎么应对。欧盟内部团结也受考验,法国硬派,德国务实,分歧明显。

未来,欧盟可能推动更多内部投资,减少对外依赖,但短期痛是免不了的。美国通过关税和协议,实现了“美国优先”,但全球供应链乱了,通胀风险升。企业得适应新规则,消费者买东西贵了。

话说回来,这协议虽有争议,但至少稳住了美欧关系,避免了更大混乱。展望下去,欧盟得加强战略自主,美国继续强势,全球贸易估计还得折腾一阵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美国   关税   欧盟   协议   德国   贸易   法国   美元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