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解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密码——2025年甘津文旅资源对接活动走进平凉

甘津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走进平凉。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摄

六月的平凉,花木葱茏;崆峒山下,清风送爽。6月28日晚,由天津和甘肃文旅界人士组成的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相聚泾水之滨,共同解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密码。

平凉文旅推介官说,平凉文旅资源丰富多彩,有3886处旅游资源、47家A级景区和490个优质资源,期待与天津携手,共绘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新图景。

推介会现场,平凉文旅推介官以“六个一”为密钥,层层解码平凉文旅的独特魅力。

平凉文旅推介官推介平凉文旅资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摄

——“一座仙山”悟道源。作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库,轩辕黄帝在此问道广成子,孕育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国修生智慧;景区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古建筑群,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

——“一枚银针”显奇效。在“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的故乡,平凉正将《针灸甲乙经》的医学遗产转化为康养产业优势,游客可在这里学习耳穴压豆、艾灸理疗等技法。

——“一脉武术”强体魄。作为中华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以“养生拳法”闻名。李白的“世传崆峒勇”,杜甫的“崆峒足凯歌”等诗句,为其注入了深厚的文化想象空间。今年,平凉市将举办崆峒武术大会系列活动,让游客在这里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武侠之旅。

——“一泓瑶池”沐身心。大云寺半个世纪三次出土佛舍利2000余颗;富含17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瑶池氟温泉,是平凉重要的“中医治未病基地”。

——“一夏清凉”宜旅居。凭借“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名片,以及夏季平均气温21℃、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8000个的生态优势,成为游客远离酷暑、享受清凉的甄选之地。

——“一饱口福”慰舌尖。盛产于北纬35°的静宁苹果,脆甜可口,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平凉红牛,获得中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平凉红牛宴、平凉羊肉泡等富有地方风味的名优小吃,也让游客“得陇味而忘故乡”。

甘津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走进平凉崆峒区。

“没想到平凉的旅游资源这么丰富。”甘津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成员张雯感慨道,这些资源既有深厚的文化根脉,又有创新的体验场景,完全具备打造西北文旅康养标杆的潜力。

“平凉多元的文旅康养资源,可以为天津乃至京津冀客群提供差异化康养选择。”甘津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成员孙利说,未来,津甘两地文旅协作空间广阔。

“我们公司平时接待的老年团体与平凉的文旅康养资源高度契合。尤其是即将举办的崆峒武术大会系列活动,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时代温度,非常值得深度合作开发。”天津文旅资源对接考察团成员李莉说。

平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的平凉,正以开放的姿态、优良的环境、蓬勃的活力,聚力打造“三区一城市”,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前景光明,未来可期。期待考察团一行通过本次文旅资源对接活动成为平凉文旅发展的“宣传员”“合伙人”“同路人”,双向奔赴,共赢未来。

推介会上,平凉市还围绕文旅康养产业链延链补链,谋划储备招商引资项目65个,概算总投资136.62亿元,诚邀大家共拓西北文旅康养新蓝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旅游   平凉   密码   资源   崆峒   考察团   甘肃   武术   平凉市   天津   游客   瑶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